按照我國衛生部關于實施“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的有關規定,所有擬通過“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助孕的夫婦雙方在進入治療周期前應準備完成以下的檢驗或檢查:
女方需檢查的項目
1.血型(ABO、Rh)
2.尿常規 (必要時)
3.白帶常規
支原體 (必要時)
衣原體
淋球菌 通液或造影
4.肝功
腎功
血糖 項測定(MC3)
血沉
5.甲肝抗體 測定(MC3)
乙肝抗體*
丙肝抗體
6.凝血功能 抗子宮內膜抗體
7.病毒四項 抗心磷脂抗體
8.血常規
9.TCT
10.子宮內膜活檢
11.宮、腹腔鏡
12.子宮輸卵管
13.心電圖、胸透
14.血基礎激素六
15.尿或血HCG
16.染色體
17.血清抗精子抗體
男方需檢查的項目
1.血型
ABO Rh
2.精液常規
3.支原體
衣原體
淋球菌
4.HIV TP
5.甲肝抗體
乙肝抗體*
丙肝抗體
6.染色體
7.血清抗精子
抗體
8.生殖激素測定
*注:如出現乙肝表面抗原陽性(HBsAg+)的結果,必要時需做HBsAgDNA定量。
擬通過“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助孕的夫婦在進入治療周期前必須向醫院出示夫婦雙方身份證、結婚證和生育證明的原件及復印件,復印件交由醫院存檔。
試管嬰兒治療全過程:
1、促排卵:是指通過應用促排卵藥物使得在一個月經周期能夠獲得足夠數量的卵子,以便得到多個可供移殖的胚胎。1)促排卵原理:雖然絕大多數自然月經周期中只有一個卵子發育成熟,但事實上每個月經周期都有一批卵子從卵巢池中分化出來,它們都具有繼續發育的潛能,由于垂體分泌的促卵泡生長素只足夠維持一個卵泡發育成熟,所以卵泡之間產生竟爭,表面受體最多的卵泡會結合更多的促卵泡生長素,繼續發育,同時它分泌抑制其它卵子發育的激素,最終結果是只有一個卵泡發育成熟。促排卵過程利用了一個月經周期中一批卵子都具有發育潛能的特點,給予足夠支持所有卵泡發育的促卵泡生長素,打破它們的竟爭,促使一批卵子發育成熟,避免這些卵子由于得不到足夠的卵泡生長素而凋亡,所以促排卵過程就是一個廢物利用的過程,而不是消耗今后數月甚至一年內將發育的卵子。 2)目前常規使用的促排卵方案包括: 1.長方案,即從月經的第20-21天開始使用垂體降調節的藥物,月經第三天開始使用促排卵藥物,用藥劑量由醫師根據接受助孕者的具體情況決定。 2.短方案,從月經第二天同時開始垂體降調節與促排卵治療; 3.拮搞劑方案,從月經第二天開始促排卵,適當時間加用拮抗劑; 3)方案確定:促排卵方案及促排卵藥物的使用劑量由醫生根據女方年齡,體重,卵巢功能等因素決定。促排卵方案因人而異,每名不孕者的實際用藥量不完全相同,有時差異很大。這是促排卵方案與其他疾病治療最大的不同之處。除上述方案外,還有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制定的其它方案,所以一定要按醫生要求的時間復診,不要自行確定復診時間。 4)促排卵監測:促排卵過程中需要通過陰道B超和測定血清激素水平來動態監測卵泡生長、發育情況。B超監測結合激素測定是為了了解卵泡的發育。當監測結果提示卵泡接近成熟,注射HCG,促進卵子成熟,34-36小時后將卵子取出。
2、取卵:在陰道B超引導下穿刺采卵。手術前肌肉注射度冷丁鎮痛。手術過程5-10分鐘,手術快,創傷小不需住院。
3、配子體外處理:由胚胎培養人員在實驗室對精子和卵子進行適當的處理。
4、體處受精:采用IVF或是ICSI方法使精子與卵子結合。
5、胚胎的體外培養:為胚胎提供適合的接近自然的條件供其生長。
6、胚胎移殖:在受精后3-5天將胚胎移殖入子宮。
7、確定結果:胚胎移殖后按醫囑進行黃體支持,14天后通過驗血/尿HCG明確是否妊娠,妊娠者繼續保胎治療至孕10-12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