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流產術雖然操作簡單,但妊娠期子宮血管豐富,宮體變軟,術者稍有不慎就可能發生異常情況,給受術者帶來痛苦,甚至意外。
(1)出血:術中出血常常發生在妊娠周數較大者。因為胎盤面積較大,而選用的吸管較小,負壓不夠,不能迅速將胎盤及胎兒成分取出,子宮就不能很好地收縮止血,所以容易引起出血。此時應盡快除去胎盤組織和宮腔內容物,再注射宮縮劑,出血就會止住。
(2)術后殘留物:人工流產術后如果有少部分絨毛或蛻膜殘留在宮腔內,易發生術后感染。其癥狀是子宮收縮不良,陰道不規則出血,至術后2周出血仍不止,有時量很多,或為血性白帶,有臭味,多伴有微熱,說明宮腔內有感染。此時一定要請醫生仔細檢查,如發現宮腔內有絨毛或蛻膜且部分在宮頸口堵著,應在抗感染的同時,立即消毒局部,然后清除官腔內殘余的組織,術后給以抗生素及官縮藥物。有時少量殘留在子宮腔內的蛻膜組織,由于慢性炎癥和異物的刺激,易形成子宮內膜息肉,其血運與子宮壁血運相通而引起出血。因為息肉可在子宮內長期存留,所以應該在宮腔鏡下手術切除,,以徹底解決子宮的不正常出血。
(3)漏吸:孕婦做完人工流產術后仍有早孕反應,除了因子宮畸形影響手術成功之外,還常有另一種情況,那就是因為子宮的位置不好,或手術醫生膽怯,未能將胚胎組織吸出,使胎兒在子宮內繼續生長發育。對此孕婦決不能抱有任何幻想,應到醫院盡早手術。因為胎兒經過人工流產術的創傷,即使足月分娩,很可能為殘疾兒,會給孩子、家庭、國家帶半痛苦或負擔。
細菌侵入后由于細菌毒力的強弱和機體抵抗力的不同,疾病的輕重和發展也不同,輕者陰道局部感染;重則引起子宮內膜、盆腔結締組織發炎,病人發熱,腹痛,如不及時控制,會導致感染性休克而危及生命。
人工流產術后感染應以預防為主。術前到醫院檢查陰道、宮頸、盆腔是否有炎癥,如有炎癥及時治療,痊愈后再施術。 術前3日之內不能性交。手術的器具要徹底消毒。術前外陰。陰道應該用Iki新潔爾滅消毒,宮頸用碘酒酒精消毒。術中醫生要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做到以上這些,才能避免人工流產術后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