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男孩請按1,想要女孩請按2;想要金發請按3,想要黑發請按4;想要消除癌癥基因請按5;想要1.8米以上請按6,想要1.8米以下請按7;想要智商140以上請按8……”在一些科幻小說里,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摁鍵設計自己想要的理想嬰兒。 面對人類胚胎生殖技術的飛速發展,這種天方夜譚式的“設計嬰兒”事實上離我們并不遙遠。
日前,一名身患遺傳性眼癌的英國婦女就借助基因診斷技術懷上了一個被去掉了眼癌基因的“設計嬰兒”。
但由此引發的一系列經濟、倫理、法律爭議,令“設計嬰兒”再次備受爭議。
1 媽媽患癌寶寶被去癌基因
近日,英國的一名身患遺傳性眼癌的婦女(她不愿意公開姓名,我們暫且稱呼她M夫人)借助相關基因診斷技術懷上了一個“設計嬰兒”(DesignerBaby)。M夫人和她的丈夫沒有生育問題,但他們還是做了試管授精。因為M夫人患有視網膜母細胞瘤(遺傳性眼癌),她帶有可能導致遺傳性眼癌的變異基因RB1,如果她通過正常途徑懷孕,寶寶有50%%的可能繼承RB1基因,這就意味著寶寶繼承了一個“定時炸彈”,因為RB1基因有90%%的可能引發眼癌。寶寶可能在出生后就受到這種疾病的影響而失明。為了能讓孩子避免這種可預見的潛在悲劇命運,M夫人選擇使用目前仍有爭議的胚胎植入前遺傳診斷(PGD)技術。
她在接受位于倫敦的倫敦大學學院醫院專家組特殊治療后,成功懷上了這名“設計嬰兒”。該醫院的舍爾哈爾教授運用PGD技術對體外授精獲得的多個胚胎進行測試,從中挑選出了沒有受到變異基因影響的健康胚胎,植入了母體子宮。如今M夫人已經成功受孕,她的寶寶出生后不會患眼癌,甚至她的后代都不會患上這種遺傳性眼癌。
2 救子心切設計嬰兒
懷“設計嬰兒”的都有一定目的性的,不僅有像M夫人這樣為了防止出生的孩子有病的,還有一些是讓寶寶帶上特定的基因,以拯救他的哥哥姐姐的。
現年7歲的英國兒童扎因·哈什米生來就患有一種稱為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的罕見疾病,自身無法產生紅血球,只能靠每周五次的輸血維持生命。目前治愈該病的唯一方法是進行骨髓或干細胞移植,但要找到與扎因配型一致的骨髓或干細胞十分困難。
2001年,哈什米夫婦向英國人類受孕與胚胎管理局(HFEA)提出申請,希望通過試管受孕和基因檢測技術,選擇培育一個遺傳特征與扎因一致的嬰兒,以便從其臍帶血中獲取干細胞來挽救扎因的生命。HFEA同意他們的申請,但遭到英國高等法院的禁止。于是HFEA提出上訴,并獲得英國上訴法院的支持。
不過由于38歲的妻子沙哈娜多次流產,使得他們的“設計嬰兒”計劃還沒成功。但強烈反對“設計嬰兒”計劃的“生育倫理評論”組織卻上訴英國上議院,要求推翻上訴法院的裁決。
2005年4月28日,英國議會上院法律議員裁決,認定利用“設計嬰兒”的基因篩選技術來治療有基因缺陷的病患是合法行為,同時,認定HFEA有權同意哈什米夫婦的“設計嬰兒”計劃。此裁決結果一出,立刻引起了英國部分科學家和民間組織的指責,他們認為科學家和父母“試圖扮演上帝的角色”。而實際上,生一個組織配型相同的弟弟或妹妹來治療哥哥或姐姐的病的做法,在美國已經很常見了。
3 嬰兒可以這樣設計
胚胎植入前遺傳診斷(PGD)技術1989年由英國的哈默史密斯醫院溫斯頓爵士領導的研究小組開發成功。
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