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孤獨癥是一種終生性的神經系統疾病,會對患者的學習、社會交往和行為產生不利的影響。美國疾病預防和控制中心(CDC)首次進行的全國性調查發現:在美國兒童中孤獨癥非常常見,平均175個兒童中就有一名患者。這樣的話,美國至少有30萬名學齡兒童是孤獨癥患者。
美國統計用的資料來源于兩個部分:對18885名兒童的健康訪談調查;對79590名兒童的兒童健康調查。從父母那里了解情況確定診斷。
“總的來看,兩次全國性調查表明,在4至17歲的兒童中,2003至2004年間至少有30萬孤獨癥患兒。”報告說。兩次調查的孤獨癥的患病率分別是0.55%和0.57%。調查證實,孤獨癥是一個影響眾多家庭的重大公共健康問題。美國CDC的出生缺陷和發展障礙國家中心主任科第諾博士說,“我們知道,父母需要的是答案。如果孩子患上了孤獨癥,這種疾病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去降低它的發生率。我們理解他們的心情。”
報告的發現還有:在不同年齡組中患病情況存在著不同,但是沒有統計上的顯著性差異;“兩個調查都顯示,男孩孤獨癥的發生率是女孩的4倍,”CDC的報告稱。“兩個調查顯示:西班牙裔兒童孤獨癥的發生率低。”但是具體原因不詳。
負責統計的專家勞拉認為,研究還不能回答有關孤獨癥的很多問題。“雖然從理論上講,孤獨癥通常在18個月時就能被發現,但是多數的兒童直到上學時才被發現。”而且當孩子長大時,父母會很快忽視孩子的孤獨癥問題。“孩子如果接受長期的治療,他們就會幾乎不表現出孤獨癥的癥狀。因此,可以適當放寬孤獨癥的診斷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