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1歲內的小寶寶都在吃什么?
三鹿奶粉事件被曝光后,最擔心的要數媽媽們,喝過“問題奶粉”的趕緊帶孩子上醫院做B超,沒有喝過的也是四處打聽現在該給孩子喝什么好? 健康時報聯合新浪網親子中心做了一個調查——“三鹿奶粉事件”后,1歲內的小寶寶都在吃什么?結果不出所料,“病急亂投醫”的媽媽們,喂什么的都有,我們特邀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兒童與青少年保健科主任醫師盛曉陽專家進行了點評,希望對媽媽們有所指導。 61%的人選擇“進口奶粉或沒查出問題的奶粉” 專家贊同這種選擇。母乳是嬰兒的最佳食品,但當母乳不足時,就需要給嬰兒添加配方奶,以避免營養缺乏。沒有添加三聚氰胺的奶粉品牌還有很多,對于1歲以內的嬰兒來說,配方奶粉還是最好的選擇。此外,市場上以羊奶、豆漿為配方的配方奶粉,都是為那些有特殊需求的寶寶提供的(比如對牛奶過敏),并不是每個寶寶都適合。 30%的人選擇“小米粥或米湯” 雖然不少老人都說,過去生活條件不好的時候,米湯不還是照樣養活孩子。但是畢竟這些食物以碳水化合物為主,熱量不夠,蛋白質含量少,不能滿足寶寶的生長需要。所以,只可以作為輔食添加。 20%的人“本來想斷母乳,現在不斷了” 在這次“奶粉事件”中,最得意的要數那些喂“母乳牌”的媽媽們了。“不斷母乳”是一種很好的選擇,母乳是嬰兒最佳的食品,母乳喂養可以一直持續到孩子2歲左右。嬰兒6個月以后,母乳分泌量確實會減少,但媽媽只要每天保持4次左右的哺乳次數,就完全能滿足嬰兒對奶類的需求。 15%的人“提前添加輔食” 6個月左右才需要給寶寶添加輔食,提前給寶寶添加輔食是不合適的,因為寶寶的胃腸道消化能力還不完善,過早添加輔食,反而會給寶寶的腎造成過重的負荷。 14%的人選擇“豆漿” 用豆漿替代鮮奶,是目前很多成年人的選擇。但是豆漿還不能完全替代配方奶粉來喂養1歲以內的小嬰兒,因為豆漿含鈣量不夠高,其他營養素的含量也和配方奶不一樣。豆漿只適用于1、2歲以后的大年齡寶寶,而且給孩子喝豆漿時,建議同時添加豆腐、海帶、魚等輔食,才能讓攝入的營養更加全面合理。 8%的人選擇“給米粉加量,少喝點奶” 一周歲以內的寶寶應以乳類食物為主。米粉只能作為輔食,添加時要循序漸進,從少到多,由稀到稠,注意觀察寶寶的大便,如果大便正常的話,再慢慢加量,一定要讓寶寶的腸胃有一個適應過程。 1%的人選擇“鮮牛奶” 鮮牛奶不適合嬰兒飲用,雖然大多數媽媽明白這個道理,但是當奶粉出了問題后,還是有寧可孩子有點消化不良也改喝鮮奶的。專家重申,鮮牛奶含酪蛋白較多,脂肪球較大,不易消化吸收;鮮奶中含乳糖較低,且以甲型乳糖為主,可促進大腸埃希菌生長,易患腹瀉。所以,還是不要給1歲內孩子喝鮮奶。 另外,還有5%的被調查者選擇了“目前生產的奶粉應該沒有問題,繼續喝”。(責任編輯:辜毅)
編輯:
- 更多關于""的新聞
【打印文章】
-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