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能導致小兒死亡的心臟疾患———川崎病,目前其發病率在我國已呈上升趨勢,尤其是冬春季節,是該病的發病高峰期。這是記者近日在在京召開的中日“川崎病”研討會上獲悉的。為此,專...
吉林大學第一醫院劉桂英副教授、譚巖教授日前找到了川崎病的實驗室診斷指標。他們測定川崎病(KD)患兒血清時發現在具有典型臨床經過的KD患兒中抗心磷脂抗體和抗β2GP1抗體水平明顯升高,...
幼兒急疹??? 幼兒急疹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呼吸道傳染病,6個月-1歲的嬰兒易患本病。以初起發熱,3-4日后體溫驟降,全身出現玫瑰色丘疹為特征。中醫學稱為“奶麻”“假麻”。 ...
風??? 疹 風疹為小兒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以發熱,皮疹,耳后及枕部淋巴結腫大為特征。流行季節為冬、春季,小兒普遍易感,一次感染后可獲得終生免疫。孕婦早期感染可導致胎兒畸...
小孩發燒,家長不可以放松警惕,以為只是一般的感冒,自己隨便給孩子吃些藥就會好了。 據兒科醫生透露,每10萬個 5歲以下的兒童當中,就有上百個兒童患有一種稱為川崎病的疾病。小孩...
川崎病,又稱為黏膜皮膚淋巴腺癥候群,會侵犯全身中小型血管引起血管炎的病變。 診斷要件包括: (一)持續高燒(39-40°C)超過五天,這是診斷川崎病的必要條件。 (二)急性期...
初春乍暖還寒,呼吸道感染的患兒日漸增多,其中不乏在使用抗生素、退燒藥之后,高熱仍持續不退,同時伴有皮疹、結膜充血、淋巴結腫大等癥狀的患兒。家長疑惑,孩子到底得了什么病?其實,...
回顧性分析1990~1997年57例川崎病患兒,根據治療情況分為兩組:大劑量靜脈注射丙種球蛋白(治療組)30例;常規治療(常規組)27例。兩組對比:治療組的退熱時間及熱程明顯短于常規組;冠狀動...
川崎病是皮膚粘膜淋巴結綜合癥,近年發病增多,1990年北京兒童醫院風濕性疾病住院病例中,川崎病67例,風濕熱27例;外省市11所醫院相同的資料中,川崎病為風濕的2倍。顯然川崎病已...
川崎病是一種血管炎綜合征,也稱為皮膚黏膜淋巴結結綜合征,好發于2-4歲孩子,以男孩多見。近年來,發病率有所增高。川崎病的最大危害是損害冠狀動脈,是小兒冠狀動脈病變的主要原因,...
猩紅熱必須與其它會出疹子的疾病做鑒別診斷,包括麻疹、藥物過敏與川崎病等。其中川崎病是最容易發生誤診的疾病,因為猩紅熱大部分的臨床特征,在川崎病都可能出現。 川崎病是一種原...
當寶寶得了蛔蟲、蟯蟲等寄生蟲病,看著孩子的小手在小屁股上抓來抓去,爸爸媽媽可心疼壞了。趕快去醫院開點驅蟲藥,多吃幾次好把蟲子徹底殺死。但是且慢,給寶寶吃驅蟲藥前有很多事情一定...
眾所周知春天是各種傳染病的好發季節,當前家長與孩子尤其要重視對手足口病的預防。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多發生于學齡前兒童,尤以3歲以下年齡組發病率最高。 主...
病毒性肝炎是嚴重威脅小兒健康的常見傳染病。 肝炎常會出現一些病前跡象,孩子年齡小,不能用準確的語言訴說病體的不適,作為家長要細心觀察,盡早發現孩子病前出現的某種癥狀,及早...
蛔蟲癥是兒童時期最常見的腸道寄生蟲病之一。該病常可影響孩子的食欲和腸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妨礙孩子的生長發育,并且可產生較多的并發癥,嚴重時還可危及生命。所以,不可將蛔蟲癥僅僅...
水痘一年四季均可發生,而這個季節是水痘的流行高峰期。它的傳染性令人咋舌,凡是接觸過水痘的兒童,約90%會被傳染上。帶狀皰瘡是引起水痘的“罪魁禍首”,通常通過飛沫傳播,也可以由病...
流腦的輕重差別較大,臨床上一般可分為以下幾型。 (1)輕型:患者發熱不超過39℃,沒有出血性皮疹(出血點)或僅有很少幾個,有輕度頭痛和腦膜刺激癥狀經過治療,或甚至不經治療,或被...
枕骨大孔疝時,疝下來的那部分小腦,壓迫了延髓;延髓是生命中樞所在地,這里有呼吸中樞及心臟血管運動中樞,它受到壓迫是很危險的。這時患者可能先有呼吸不規則,呼吸或快或慢,深淺不致...
[主要表現] 體重下降,面色蒼白。 [護理目標] 病人體重保持不變或稍有增加。 [護理措施] 評估病人嘔吐的程度、嘔吐的頻率;不能進食者,按醫囑補液及使用鎮靜藥...
[相關因素] 腦水腫、顱內高壓。 [主要表現] 煩躁不安,頭痛、噴射性嘔吐,血壓增高,脈搏減、呼吸慢而不規則,瞳孔散大、固定、對光反應消失。 [護理目標] 不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