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誤以為,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孩子只有到五六歲后才能求醫治療,事實上,此時孩子已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而且可能終身無法治愈。
很多父母誤以為,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孩子只有到五六歲后才能求醫治療,事實上,此時孩子已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而且可能終身無法治愈。同濟大學醫學院院長胡大一教授在昨天舉行的第二屆海峽兩岸冠心病現代診治策略高峰論壇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隨著科技發展,即使是嬰兒也能接受治療,挽救生命的機會也將大大提高。
胡大一教授說,全國約有300萬至400萬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兒童正在等待手術,同時每年還有12萬-15萬名新生兒患有先天性心臟病,但是全國目前治療能力僅為0.1%。“除了貧困等原因外,我們發現,有不少兒童是因為父母的誤解耽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機。”在一次地區篩查中,胡大一發現該地區約有7.6%-10%的兒童由于時間耽擱太長,心臟部位發生變化,已經永遠失去了治療機會。胡大一告訴記者,他正在全國發起愛心工程,在全國范圍內為貧困家庭1歲-18歲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少年兒童實施愛心醫療救助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