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福利视频/中文天堂最新版在线精品/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鸭子/www.俺去

打印本文打印本文 關閉窗口關閉窗口

新手父母必知的護理誤區

作者:黃群 來源: 發布時間:2009年05月09日

新生兒在為家庭帶來歡樂的同時也會給家長帶來許多的措手不及。年輕父母因為護理經驗的缺乏,經常會在護理時走入誤區。
 

  誤區1:擠壓新生寶寶乳腺

  點評:新生寶寶乳房在生后第4~5天出現輕度腫脹,還可有少許乳汁溢出,7~10天達高潮。是因為母親在妊娠后期體內雌激素(孕激素及催乳素)致使胎兒通過胎盤吸收了較多的激素所造成的乳腺一時性腫脹,無論男孩、女孩都可有屬于生理現象,2~3周即可消失,家長千萬不要擠壓,不然就真的會變成“乳腺炎”!

  誤區2:丟棄掉寶貴的初乳

  初乳是指媽媽產后12小時以內分泌的乳汁,因初乳顏色太黃,比較清淡,所以有的人認為“初乳”是“壞乳”而白白擠掉,甚為可惜。因為初乳營養價值很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乳糖、礦物質,同時還含有大量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它能殺死破傷風桿菌、百日咳桿菌、肺炎雙球菌及引起腹瀉致病的大腸桿菌,且能抵抗麻疹,小兒麻痹等病毒。實踐證明產后開奶時間越早,乳汁分泌越好,吸吮越勤越早,產乳越多。

  誤區3:喂了母乳還常喂水

  不少新手媽咪認為寶寶吃母乳,會口渴,時不時還給寶寶喂點白開水。

  點評:由于母乳中含有蛋白質和淀粉,所以寶寶喝完奶之后嘴巴周圍有點干,媽咪就以為BB口渴了,其實母乳中80%的成分是水,喂母乳就不必再給寶寶喂水。否則寶寶喝了太多的水,把胃撐得飽飽的,就沒有食欲了。

  誤區4:誤擦新生寶寶胎脂

  點評:胎脂有保護皮膚,防止細菌感染及保溫作用。除胎脂較厚,皮膚皺褶多的大腿根,腋下及脖子等處,略加擦拭,以防胎脂分解成脂肪酸刺激局部皮膚而發生糜爛,其它部位的胎位的胎脂不宜擦去。

  誤區5:產后奶水少干脆喂牛奶

  不少分娩后一兩天的產婦奶水較少,寶寶沒有足夠的奶喝,非常著急,于是干脆就給孩子吃牛奶,這樣媽咪越沒有乳汁分泌了。

  點評:產婦產奶需要一個過程,剛生完寶寶的幾天里,乳房的確還不能完全分泌乳汁。這個時候媽咪不必擔心寶寶不夠吃,因為雖然母乳少,但新生兒需求也不多,只有經常讓寶寶吮吸乳頭,刺激乳房,讓乳腺管通暢,三四天后媽媽的乳房就會很充盈了。否則,不喂母乳會致使乳腺管堵塞,發生乳房脹痛。

  誤區6:便便這么多,一定是腹瀉

  點評:通常新生兒一天有七八次大便,父母就以為寶寶發生腹瀉了。其實由于吃母乳,吸收快代謝快,所以才會有這么多次大便,而且大便較稀,出現蛋花樣,這是正常的,不必大驚小怪。

  誤區7:寶寶穿衣一定要多點

  點評:寶寶的體溫中樞發育不完善,很容易受周圍環境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很多家長只擔心寶寶凍著,卻從不擔心寶寶怕熱,冬天里把寶寶裹得嚴嚴實實,結果捂出一身痱子。其實,只要手暖、腳暖、不出汗,對寶寶來講就最舒服了。

  誤區8:寶寶總打嗝,腸胃有問題

  點評:橫膈膜是人體內與呼吸密切相關的一塊肌肉,如果那里發生痙攣,就會打嗝。寶寶出生后的幾個月里,經常頻繁打嗝,最大的可能是喂奶時吸入過多的空氣造成的,那是母親喂奶姿勢不正確造成的。喂母乳的應將奶頭整個放在寶寶舌頭上面,喂牛奶時要使奶瓶中的奶水充滿奶嘴處,寶寶才不會吸入太多的空氣。

  誤區9:寶寶一哭就要抱抱

  點評:如果孩子一哭家長就去抱,養成這樣的習慣以后,父母就辛苦了。一般來說,給寶寶喂奶、換尿布、洗澡,母親有很多時間與孩子身體接觸,所以剩下的時間就應該讓寶寶自己睡覺、玩耍,不要總抱著他。其實,哭也是一種運動,有利于加大寶寶的肺活量。

  誤區10:天氣涼不用每天洗澡

  點評:寶寶的代謝旺盛,出現不顯性出汗,所以皮膚的清潔非常重要,否則容易生痱子、膿包瘡,即使是冬天都應每天給寶寶洗澡。洗澡時注意保暖,避免寶寶的眼、鼻、耳、肚臍等部位入水。

  誤區11:弄掉寶寶頭頂的黑垢

  點評:由于寶寶的皮脂分泌旺盛,有些寶寶的頭頂會出現一塊黑色的皮脂,很多媽媽覺得這樣太難看,也不衛生,就用手去摳,這樣不僅容易扯掉寶寶稀少的頭發,還易造成寶寶的皮膚破損。建議媽媽給孩子洗完澡后,把潤膚油涂在頭垢處,輕輕地按摩,讓潤膚油逐漸滲入頭垢,再慢慢搓掉。

  誤區12:生理性黃疸當作肝炎護理

  點評:新生兒在生后2-3天開始出現黃疸,4-5天后最明顯,7-14天自然消退,一般情況良好,無不良反應,稱“生理性黃疸”。如果10天內黃疸消失,就不是病態,更不適肝炎,叫“生理性黃疸”;它一般在生后第4~5天出現,一周左右消失,早產兒黃疸可持續到14天消失。總之,生理性黃疸屬正常生理過程,不需要治療。

  為了新生兒的健康,家長在護理寶寶的過程中,一定要避免以上誤區。

打印本文打印本文 關閉窗口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