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兒童比以前的同齡兒童個子高、肩膀寬、身體重。可是不少學齡兒童的肺活量小,臂力弱,動手能力差。個兒大,看樣子很健壯的孩子往往是近視眼、平足、有植物--血管張力障礙,教師與家長抱怨這些孩子神經過敏、情緒不穩、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許多研究人員認為,這大都是肌力衰弱,即活動不夠造成的。
我們孩子的體力活動與他們對活動的天然需要有很大差距。即使愛走、愛跑、愛玩和愛活動的學齡前兒童的運動量也不夠。而明顯的肌力衰弱則是在上學后發生的。在教室里坐著,在家做功課也得坐著,晚上看電視還是坐著,而且往往是在通風不佳的場所!
你們可以看一看自己的孩子活動時間有多少,坐著的時間有多少。這兩個時間經常常不成比例對嗎?這不能不引起人們的不安。活動不夠對孩子來說,比對大人更危險。活動不夠,會使身體發育不協調,這為許多功能性障礙提供了土壤。
活動不夠所以可怕,首先是因為它會縮小心血管系統和呼吸器官的適應能力,降低工作能力和耐心,孩子在從事體力與腦力勞動時很容易疲勞。
國外的研究機構所進行的專門調查表明,肌力衰弱會降低對致病微生物和溫度變化的抵抗力。因此,活動少的兒童比活動多的同齡兒童更易得口腔傳染病。
孩子的生活方式同中樞神經系統與植物神經系統的功能之間當然有著必然聯系。不常在室外活動、不做操和不從事體育活動的兒童,往往很任性,睡眠差,對外界刺激敏感。可以認為,得動脈高血壓的人年齡越來越小,在很大的程度上也是肌力衰弱造成的。當然,它也是體重過輕的兒童數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鼓勵、支持、引導孩子,每天進行一定量的體育運動和戶外活動,實乃不可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