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為中國人口日。當前中國人口自然增長率已降到1%以下,達到了世界人口發展大會提出的目標。
在過去的半個多世紀中,伴隨著人口和疾病模式的轉變,出生缺陷問題日益突出,已成為我國嬰兒死亡、兒童和成人殘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專家估計,我國每年實際發生的出生缺陷至少有80萬至100萬,即每30秒至40秒鐘就有一個出生缺陷兒降生。
從2000年起,我國決定在全國范圍開展出生缺陷干預工程。出生缺陷干預的關鍵是預防。重點是在孕前和孕期干預。
年輕的準媽媽和準爸爸都知道孕期保健和營養的重要性,但這還不夠!其實懷孕早期是胎兒臟器形成的關鍵階段,尤其是胎兒的神經系統、心臟和其他一些臟器早在孕期的第一個月就開始逐漸發育了,因此這一階段媽媽的機體狀況對胎兒早期的發育有著重要影響。
針對這種情況,專業人士會建議有生育計劃的夫婦實行“計劃受孕”。這是預防出生缺陷的關鍵。孕前的3個月和懷孕初期的3個月,是為寶寶創造最佳母體環境的重要時期。在這段時間,準媽媽應從身心各個方面調整好自己。
做好為人父母的心理準備
年輕的夫婦在期待為人父母所帶來快樂的同時,更要擔負起孕育一個幼小生命的責任。寶寶的降臨會打破從前的生活規律:媽媽可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照顧寶寶上而忽略了爸爸,寶寶不可避免的吵鬧煩擾了勞累一天的爸爸,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的加入使房間變得異常擁擠,等等。面對這些即將發生的家庭變化,你的心理準備好了嗎?
孕前體檢及時發現身體缺陷
想要有一個健康的孩子,夫婦雙方的身體健康十分重要。特別是在取消婚前體檢的今天,孕前體檢能及時發現未被注意到的隱患,對自己和寶寶負責。
準爸爸的體檢項目包括:常規的健康檢查如血、尿常規、肝腎功能和精液檢查;與準爸爸相比,準媽媽的檢查項目要多得多,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媽媽的健康狀況對寶寶的影響是很大的,這包括:血常規、尿常規、肝功能、腎功能、心電圖、血壓測定、病毒及抗體檢測、營養狀況檢查、婦科檢查。對于曾經有過流產經歷的準媽媽則要做更進一步的檢查。
一般來說,女子的最佳生育年齡是25-29歲,男子是26-32歲。
注意工作和生活環境
遠離有害工作環境:工作環境會影響女性的生殖機能,經常接觸鉛、鎘、汞等金屬的特殊工種,會增加妊娠婦女流產和死胎的可能性,高溫作業、振動作業和噪音過大的工種均可對胎兒的生長發育造成不良影響;有些毒害物質在體內殘留期可長達一年以上,即使離開此類崗位,也不宜馬上受孕。
建立健康的生活環境:有調查表明,準媽媽平均有65%的時間在家里,因此對于生活環境要求就很高。準媽媽要多細心考慮這方面的危害,除了在裝修時選擇有環保標識的產品外,還要保證室內通風,并且最好在有效通風換氣3個月后入住新裝修的住宅。
做好營養準備
為滿足腹中寶寶生長和自身日漸增加的對血流量的需要,準媽媽需要均衡攝入蛋白質、脂肪、糖這三大類營養物質。專業人士特別強調準媽媽在孕前的維生素儲備同樣至關重要。懷孕早期是胎兒臟器形成的關鍵階段,此時準媽媽體內維生素(尤其是葉酸)缺乏可能導致新生兒神經管畸形及其他先天性缺陷的發生。專家推薦可以從孕前三個月開始補充專為孕產婦度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