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你做了怎樣充足的心理準備,臨產,都是一個令孕媽咪恐懼的時刻。也許你已通過媽媽,獲得了對產痛的認識,可你比媽媽要幸運得多,現在的分娩已不再是單一選擇,你完全可以隨心所欲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分娩方式。
孕媽媽的4個牢記
不到萬不得已不要剖宮產:
越來越多的準媽咪為了怕痛或者保持體形而選擇剖宮產,一刀下去雖然干脆,爽快,但剖宮產畢竟是手術,有手術就會有風險,它容易導致孕婦傷口感染、腹腔粘連、子宮內膜異位、新生兒呼吸系統并發癥等。
相信你也一定聽說過,經剖宮產產下的寶寶,因為失去了自然分娩的陣痛帶來的第一次身體“按摩”,長大后不容易經受挫折,更容易出現各種精神障礙。
無痛分娩慎重才安全:
“無痛分娩”方式包括吸入笑氣(氧化亞氮)、靜脈麻醉、硬膜外和椎管內給藥,其中又以硬膜外和椎管內給藥為主,可大大減輕分娩痛苦。但“無痛分娩”至今還是備受非議。因為硬膜外麻醉的無痛分娩如果操作失當會損害孕婦的脊柱,造成宮縮乏力,新生兒窒息,產后出血率高等后遺癥,因此須十分慎重才安全。
水中分娩優勢與風險并存
27歲的女教師馬楠今年3月在上海長寧區婦幼保健院通過“水中分娩”生下了小BABY,水中分娩開始受到關注。但實際上,水中分娩目前在國內仍處于“邊走邊看”的觀望階段,因為水中分娩的優勢和風險并存。
分娩姿勢怎么舒服怎么來
分娩提倡一減一加
減:減少醫療干預
分娩是瓜熟蒂落的自然結果,包括疼痛在內的生理反應,只要在正常的范圍,就是有益的,合理的;濫用手術或藥物鎮痛,無疑有違這一自然法則。世界衛生組織倡導的愛母行動,口號就是“減少干預,回歸自然”,明確規定“除有醫學指征之外,對產婦不使用藥物鎮痛和手術”,即所謂剖宮產手術分娩和注射藥物的無痛分娩,只是適合妊高癥、心臟病、甲亢、骨盆狹窄、胎位不正以及嚴重產痛等產婦的一種選擇性、補救性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