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是人類繁衍生息的自然過程,但是這種由子宮收縮和緊張恐懼的心理引起的分娩疼痛,對于大多數產婦尤其是初產婦而言是極其痛苦的,這也使得更多的準媽媽對它充滿畏懼,因而放棄了自然分娩,轉為選擇存在一定風險的剖宮產。
事實上,醫學界一直都在探尋一種簡單易行的,既不影響母嬰健康,又能解決或減輕分娩疼痛的方法。分娩鎮痛的意義,不僅僅在于降低產婦分娩時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它能夠減少產婦不必要的耗氧量和能量消耗,防止母嬰代謝性酸中毒的發生,提高產程進展的速度,降低產后出血率。同時,它還可以避免子宮胎盤血流量的減少,從而改善胎兒氧合狀態,降低胎兒缺氧及新生兒窒息狀況的出現。
據我市率先引入無痛分娩技術的長征醫院婦產科郁主任介紹,目前的分娩鎮痛方法中,國際公認的鎮痛效果最可靠,使用最廣泛的分娩鎮痛法是硬膜外阻滯麻醉鎮痛。原理是通過硬膜外腔阻斷支配子宮的感覺神經,發生區域性的麻醉效果,減少宮縮的疼痛。一般在宮口開到3厘米時,麻醉師通過一根微細導管置入產婦背部腰椎硬脊膜外側,隨產程連續滴注微量止痛藥物羅哌卡因。由于這種新型的藥物僅阻斷最敏感的感覺神經,而不會影響到運動神經,因此產婦在不疼的時候還可以下地走動,并且一直處于清醒的狀態。它的鎮痛效果好,起效快,尤其適合初次生產的產婦。產婦的意識清醒,可以進食,并且能夠主動地參與產程。對運動神經不產生影響,幾乎沒有運動阻滯,產婦可以下地行走,而且也不會增加手術助產率。可以保持長時間持續的麻醉效果,導管植入產婦的硬膜外腔后,可以隨時給藥,直至孩子出生再拔除。
需要注意:這種麻醉技術不適用于患有出血性疾病、胎盤早剝有大出血可能、脊柱畸形、腰背部穿刺部位皮膚存在感染、嚴重心肺疾病,以及原發性宮縮乏力的產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