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醫生那里我們常常聽說,大約“99%的母親都有足夠的母乳喂養自己的寶貝”,但在實際調查中卻發現,近一半的哺乳媽咪自稱存在“奶水不足”。究竟是什么原因使理論與實踐如此脫節?在這種情況下,媽咪又選擇何種方式哺育寶貝呢?
母乳不足的3種原因
1. 喂養不當,是導致母乳不充足的主要原因——
* 寶貝出生后沒有及早讓他吸吮乳房。
* 沒有按需哺乳,每24小時哺乳的次數及吸吮的時間不夠。
* 沒有接受正確的哺乳指導,姿勢不正確,造成乳頭皸裂、疼痛,減少吸吮次數。
* 母嬰分離,使用奶瓶喂奶而造成“乳頭錯覺”,導致新生兒不愿吸吮母乳。
* 哺乳時只喂一邊乳房。
* 剖腹產產婦,有些下奶稍晚,或因刀口疼痛,哺乳的次數及吸吮的時間不夠。
* 過早增加輔食,減少哺乳次數,導致乳汁不足。
2. 暫時性母乳供應減少
由于營養不良、疲勞、精神抑郁、對母乳喂養缺乏信心、母親或新生兒患病、母親月經恢復等因素,導致乳汁暫時性分泌不足。一旦上述因素予以糾正,母乳的質和量將產生可喜的變化。關鍵是要了解“病因”,可以向醫生或婦幼保健站尋求幫助。
3. 有些情況會影響母乳分泌
乳房手術、乳頭凹陷、再次妊娠、乳腺發育很差、母親甲狀腺功能低下或使用了某些影響乳汁分泌的藥物等,均可使乳汁分泌減少??刹扇∑渌桂B方式。
樹立信心,消除4種困惑
媽咪要充分相信自己,這是消除“乳汁不足”,完成哺乳工作的關鍵——
1. 新生兒如果是純母乳喂養(不喝水),每天小便能夠達到6次或者更多,母乳的量就是沒有問題的。
2. 孩子滿月后,體重能增長1斤,表示沒有問題。
3. 寶貝的胃容量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大。比如,新生寶貝胃容量在30-35毫升,而且出生時體內已儲備了一定的水分和熱量,雖然初乳量不多,但只要寶貝頻繁地吸吮還是能夠滿足需要的。寶貝3個月時胃容量為100毫升;1歲時為250毫升;3歲時為500-600毫升。
4. 母乳排空時間大約在2小時左右,比奶粉短,造成喂奶次數多;配方奶排空時間在3-4個小時,這種比較會形成“寶貝吃不飽,媽咪乳汁不足”的假象。
5個解決之道
1. 勤哺乳是維持乳汁分泌和排出的最重要條件
從生理學角度講,乳頭是性器官,在吸吮動作的刺激下,會產生感覺沖動;沖動傳入下丘腦,分別刺激垂體前、后葉,泌乳素和催產素的合成和釋放增加,并共同作用于乳房,使乳汁大量分泌和噴射。寶貝的頻繁吸吮,使得這個過程持續發生,乳汁分泌不斷增多。
2. 兩個乳房都讓寶貝吸吮
每一次哺乳時,兩個乳房都要讓寶貝吸吮,這樣都能夠得到足夠的刺激。
3. 讓乳汁盡量排空
在每次哺乳后,應將兩側乳房盡量排空或吸空,這個過程類似于寶貝的吸吮刺激,可以使乳汁分泌得更多。
4. 增加熱能和蛋白質的攝入量,可增加泌乳量
正常情況下,產后乳汁分泌量會逐漸增多,尤其那些營養狀況良好的乳母,每日可泌乳達800毫升。但是,當乳母熱量攝入很低時,可使泌乳量減少到正常的40%-50%。一般說來,乳母食物的攝入量要比平常增加1/4-1/3,多喝一些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比如催乳的湯類;在兩餐之間最好飲水或其他飲料。
5. 母乳量實在不夠,可以添加奶粉
確有這樣的媽咪,一切都做了,但奶水就是不夠。這種情況下,建議混合喂養,白天盡量堅持哺喂純母乳,不減少寶貝對乳房的吸吮;晚上增加配方奶。如果遇到寶貝不認奶嘴,可在寶貝睡意朦朧時喂,也可在寶貝最餓時讓家人喂(媽咪一定不能在場);4個月添加輔食后,可做奶糊喂食寶貝。
喂食奶粉要注意時間間隔,因為它的原料畢竟是牛奶,排空時間比母乳長,大約要3-4個小時,不易消化,所以不能按需喂養,否則會造成寶貝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