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恨不得把孩子塞回肚子里去,老爸老媽、公公婆婆甚至連老公就知道一天到晚圍著孩子轉……”生下女兒才半個月時間,產婦小希就從剛開始的激動情緒轉變成了沮喪與失落,她意識到自己可能是得了產后抑郁癥,但就是無法從這種情緒中爭脫出來。
來自蕭山醫院一項不完全統計顯示,去年在該醫院生產的5000多名產婦中,出現產后抑郁癥的有1/10左右,其中大部分是“80后”的獨生女。杭州下城區婦保院的不完全統計也顯示,在患產后抑郁癥的產婦中,“80后”獨生女占了兩成左右。
產后抑郁突襲“80后”獨生女
今年27歲的小希屬于第一代“80后”獨生女。有著漂亮容貌的她人生道路一直挺順,大學畢業第二年就結了婚,在公婆的殷切期待下又懷了孕。雖然有點不情愿,但懷孕期間,爸爸媽媽、公公婆婆還有老公的寵愛讓她多少覺得懷孕還是件挺幸福的事情。但是自從半個月前女兒出生后,一切都變了。
“每個人都讓我多吃點多吃點,吃不下了還要逼我吃,目的無非是讓我多產點奶水好給孩子喝。除了孩子還是孩子,我感覺自己簡直就是一臺‘產奶機’。”原本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小希一下子覺得特別難受,胃口也不好,看著孩子更是不順眼,時常無緣無故地沖老公發脾氣,還動不動就想哭。
“這是典型的產后抑郁癥。一般多發生在生完小孩后兩周到1個月期間,特別是產后兩周是多發高發的時間段。有的產后抑郁癥當時處理不得當,沒有及時治療,延續很長時間,也有可能復發或導致更嚴重的情況。”杭州下城區婦保院負責圍產期保健的副主任醫生朱旭紅深有感觸地說,現在患產后抑郁癥的產婦明顯比前兩年增多,這可能跟今年的生育高峰也有一定關系。
“據我們產后訪視的不完全統計,約有10%的產婦患有產后抑郁癥,這其中‘80后’的獨生女又占了約20%。”朱醫生說,今年以來,在他們醫院建卡的孕婦九成是30歲左右的“70后”孕婦,所以患抑郁癥的“80后”孕婦占兩成比例算高的了。
對身材不滿導致抑郁的越來越多
在分析產后抑郁癥在“80后”獨生女中高發的原因時,朱醫生認為除了“80后”開始陸續進入生育高峰外,這一群體獨有的心理特點則是構成當前產后抑郁現狀的主要原因之一。
“從成長到結婚、懷孕和生育之前,獨生女幾乎一直都是家庭的中心,尤其是懷孕期間,父母、丈夫、公婆的寵愛集于一身,一旦生完孩子,家庭的重心一下子轉移到新生兒身上了,失落感必然驟增,如果無法調整情緒,就會導致產后抑郁癥。”
除了“80后”獨生女外,產后抑郁癥還呈現出“高齡產婦高發”與“高學歷產婦高發”的“兩高”特點。朱醫生解釋說,高齡產婦主要是年齡大了,擔心這個擔心那個,信心不是很足,容易抑郁;而高學歷產婦則因為所掌握與了解的相關知識比較多,孩子稍微出現什么狀況就異常擔心,反而也容易抑郁。
“以前產后抑郁癥多集中在公婆對待生男生女的態度問題上,現在大家思想開放了,這一矛盾明顯下降。倒是產婦對自己身材不滿而導致的抑郁癥出現了上升勢頭。”在產后隨訪中,朱醫生還發現了這一有趣的現象。
給產婦營造一個和睦的家庭氛圍
對于產后抑郁癥,如能認識并及早發現,從心理上多安慰產婦,并從生活上給予真誠關懷,癥狀可很快消除;如果不能正確認識,對產婦漠不關心,甚至埋怨,極可能使產婦抑郁癥加重,甚至發展為精神病。有產婦因為抑郁親手將孩子殺死的極端例子并不罕見。
專家們給患產后抑郁癥的產婦及家屬也支了以下幾招。對于產婦本身來說,首先要保持心情舒暢,多讀優生優育和有利于心身健康的書刊,多聽悅耳、輕松的音樂;其次產婦應對自身的心理變化要有意識地去控制,加強自我調養,切不可聽之任之發展憂郁、愁悶。對于家屬成員來說,則要營造一個溫馨和睦的家庭氛圍,尊重和關心產婦,對產婦心理變化要多安撫,生活上多照顧;特別是丈夫的體貼、關愛,對預防產后抑郁癥極其重要。切忌只顧孩子,把產婦晾在一邊無人過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