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福利视频/中文天堂最新版在线精品/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鸭子/www.俺去

打印本文打印本文 關閉窗口關閉窗口

婦科腫瘤不宜接受雌激素治療

作者:王曉芳 來源:育嬰中國 發布時間:2009年08月10日

  35歲開始,女性雌激素水平逐步下降,隨著絕經年齡到來,燥熱多汗、情緒失控等“絕經綜合征”開始出現。專家表示,補充雌激素對于此階段女性保健非常重要,但60歲以后的女性使用雌激素治療需進行風險受益評估,且只能一步步“微調”治療。

  雌激素水平降 冠心病幾率升

  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婦科生殖內分泌專科副主任謝梅青告訴記者,女性卵巢功能下降的最初5~10年內,絕大多數人沒有明顯的自覺不適。“而從 45歲起,卵巢功能下降明顯加速,70%~80%的人會出現潮熱、多汗、情緒不穩、睡眠欠佳、肌肉骨骼酸痛等絕經癥狀,這種癥狀可持續至絕經后,甚至多年仍不能消失。”

  除此以外,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進入圍絕經期后的女性患冠心病、糖尿病以及發生骨折幾率明顯增加。補充雌激素治療成了此時期婦女保健的一項重要措施。

  婦科腫瘤患者

  不宜接受雌激素治療

  大量研究資料表明,女性在絕經早期或圍絕經期接受雌激素治療,能夠明顯改善更年期癥狀,還能夠增加性欲、降低骨折發生率、改善心血管功能及認知功能。

  然而,雌激素補得過早、過多或過急可能引發諸多副作用。有以下情況的婦女也不應該補充雌激素:乳腺癌患者、孕婦、原因不明的陰道出血者、肝功能異常者、子宮肌瘤患者、子宮內膜癌患者、腦血栓患者、心肌梗死患者。

  另外,雌激素治療也并非對所有年齡層女性都安全。絕經學的權威機構國際絕經學會指出,60歲以上女性使用雌激素治療前需進一步進行風險受益評估。

  劑量“微調”保障用藥安全

  “雌激素替代治療有嚴格的適應癥,必須在專科醫師指導下進行,使用過程中還需定期檢查,評價性激素治療的效果,相應進行劑量調整,以恢復正常的生理水平和生活質量為最終目的。”謝梅青指出,“雌激素治療會致癌”的說法之所以流行,與臨床部分人群補充雌激素劑量超出其生理需要有關,忽視各種性激素之間的平衡,確實可能給癌癥發生創造了機會。

  她指出,根據病人體內雌激素的水平來決定劑量,并根據服藥后雌激素的變化來對劑量進行一步步“微調”,更能保障患者用藥安全和療效。

  治療需健康生活方式配合

  謝梅青介紹,雌激素治療只是維持絕經后婦女健康的整體策略中的一部分,必須有健康生活方式的配合。她建議絕經后女性每周至少進行3次持續3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每周吃兩次魚;限制總脂肪和鹽的攝入;每天酒精攝入量不應超過20克及戒煙等。

 


打印本文打印本文 關閉窗口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