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一個有創造力的孩子,會有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太會依賴大人,因為他懂得自己去找快樂、找事情做,也很樂意說出心里的話,不會別扭,個性比較開朗,忍受挫折的能力也較高,且有創造力的孩子,要激發寶寶潛在的創造力并不難,只要有心培養,你的寶寶就能成為小天才!
每位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寶寶充滿創造力,但要孩子擁有創造力,并非僅靠想像就可達成,需要家長、主要照顧者與幼稚園或托兒所的老師共同協助引導,才能造就寶寶成為創造力滿點的小小智慧王。然而,爸爸媽媽究竟該怎么做,才能激發孩子的創造力呢
肌肉動起來,創造力
2歲前的嬰幼兒處于探索自己肢體的階段。從學坐、爬、站立到會走路,是每個寶寶必經的基本過程。而手部的精細動作,我們可以看到1、2月大的嬰兒在媽媽喂奶時,無法自己扶奶瓶,但到了3、4個月大,他就漸漸能自己用手去抓握奶瓶;到了1歲半,寶寶就進步到能自己抓握湯匙吃飯、拿蠟筆涂鴉、按壓會發出聲音的有聲書,當媽媽要他幫忙拿東西過來時,他也能達成媽媽的期望。
當寶寶到了3、4歲的階段,在小肢體的精細動作會比嬰幼兒時期更加精細,能做更多難度較高的動作,比如畫畫、玩黏土、玩玩具、拿剪刀、作美勞、能自己進食、自行穿脫衣服等;在大肢體的動作上,這個階段的孩子不僅走路走得很穩,還能攀爬、蕩鞦韆、溜滑梯,這些都是因為寶寶隨著生理年齡成長,大小肌肉動作也隨之成熟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