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4歲的張女士結婚8年一直未能當上媽媽。她和老公曾到多家醫院求醫,可是檢查發現丈夫精液正常,而她自己雙側輸卵管通暢,月經規律,B超監測有成熟卵泡發育和排卵。她在百思不得其解之下,嘗試了宮腔鏡檢查,結果發現子宮腔形態正常,只是在子宮內膜上長了兩粒綠豆大小的息肉。在醫生幫她把那兩粒小息肉摘除后兩個月,多年不孕的張女士如愿懷孕。婦科專家說這樣的病人還真不少,很多人都不會想到小小的息肉居然是多年不孕的罪魁禍首!
癥狀不明顯難發現
廣東省計劃生育專科醫院主任醫師李素春介紹說,在醫學上子宮內膜息肉是指局部的子宮內膜腺體和間質以及伴隨的血管過度生長,突入到子宮腔內,是婦科常見的一種宮腔內良性病變。它可以生長在子宮腔內的任何部位,可以單個生長,也可以多個彌漫在整個子宮里面。小的內膜息肉僅為0.2-0.3厘米,大的為2-3厘米或更大,形狀可為卵圓形、三角形或不規則狀,多數息肉根部有蒂。
目前醫學認為,形成子宮內膜息肉,可能與炎癥、內分泌紊亂,特別是體內雌激素水平過高有關。該病患者通常會出現月經紊亂、經量增多、經期延長、出血量時多時少。由于子宮內膜息肉缺乏典型和恒定的癥狀,臨床上往往難以發現。
內膜息肉容易引起不孕
生殖專家發現,患有不孕癥的婦女子宮內膜息肉的發生率高,而切除息肉后,妊娠率增加。李主任說,子宮內膜息肉引起不孕的機理目前還不是很清楚,可能與以下幾個方面有關:首先是內膜息肉位于子宮角處,阻塞了輸卵管開口,影響精子上行和卵子結合;其次是巨大、多發的內膜息肉影響局部內膜的血供,干擾受精卵著床和發育;最后也可能是內膜息肉合并感染,改變了宮腔內的環境,不利于精子存活和受精卵著床。
李主任介紹,近年來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醫生使用宮腔鏡來明確診治子宮內膜息肉,并通過宮腔鏡來定位取活檢送病理檢查。她提醒,宮腔鏡診治內膜息肉宜在月經干凈后的一個星期內進行,因為這時子宮內膜比較薄,不容易掩蓋息肉。宮腔鏡下摘除息肉后,只要注意休息和生殖衛生,保持輕松愉快的心情,很快就會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