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可在經濟浪潮、酒桌牌桌浪潮的推動下,咱們中國爸爸,不由自主地就投身這股浪潮,成為這股浪潮的主力軍。他們雖然為人夫為人父,卻沒有多少父教意識、家庭責任意識,怎么才能使這些爸爸回心轉意呢?
于秀:在家庭文化濃郁的地方,做一個盡職盡責的父親,充分享受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已是現代人越來越回歸的一種追求。在我們身邊,已經出現了一些視為家庭和孩子服務為自己最重要的職責的爸爸。這個正在壯大的隊伍,正是我們的家庭素質教育越來越有好的發展趨勢的希望所在。
但是,不管是在大城市,還是在中小城市,都還到處活躍著這樣一些爸爸,他們每天所有的時間幾乎都是在辦公桌、酒桌或麻將桌前度過,他們中間有官員,有生意人,也有一些職員,像這樣的“三桌爸爸”在目前的中國的確是一個頗具規模的群體。
每當我看到那些夜深人靜還在路燈下打牌、光著膀子在小飯店里喝得舌頭發直或者深夜寧愿留宿在桑拿浴室里也不肯回家的父親們,我就替那些未曾謀過面的孩子悲哀:就這樣的父親,就這樣的生活,你讓孩子去哪兒尋找人生的榜樣?
怪不得孩子要“追星”,要迷上“超女”,要追隨網游里的人物,尋找那虛無縹緲的世界;父親的“丑陋”讓他們更感到那些“星”的美麗,父親對人生放任的態度,讓他們更加不懂得珍惜自己的人生。
你這位像陽光一樣重要的爸爸,如果總是流連在家庭之外,把你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用在“三桌”前,盡管你的“耕耘”的確辛苦,但我確信你的“收獲”里一定會有幾絲遺憾,甚至這種遺憾會抵消你所有的成就感——那就是你的孩子缺少了你所給他的陽光雨露,他成長得不但艱難還很苦澀,他將成為一顆什么樣的果實?相信你也會倍感困擾。
看到那么多家庭教育的悲哀,看到那么多孩子冷漠、拒絕的眼神和無動于衷的表情后,我從心里想呼吁這些爸爸,從辦公桌、酒桌、麻將桌旁稍微離開一些,為家庭和孩子投入一些時間和精力,拒絕做“三桌爸爸”。
要知道,也許這“三桌”對你來說很重要,但是你的孩子不會比你人生里的任何一件事情都更不重要,他常常會在你把時間都消磨在這“三桌”上的時候,與他應該成為的那個孩子失之交臂,然后,給你帶來深深的困惑:“這是我的孩子嗎?”
如果你是一位父親,不管你的境遇如何,請記得振作起來,做一個有強烈進取心和成功意識的爸爸。也許你真的很喜歡那些餐桌、那些牌局、那些惰性的日子,可你要知道,一旦你做了父親,你的言行舉止、你的生活態度將成為孩子成長的“備忘錄”。
孩子在你身邊,會一直跟你學習如何成長,如何成為一個真正的人,如果你只給了他“三桌”和惰性,我相信等他長大的那一天,你一定會成為追悔莫及的父親。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會對自己的孩子不充滿夢想,沒有一位父親會對自己的孩子缺少期望,可你的孩子即使生下來就是個天才,他也需要一位負責的父親給予他幸福、快樂的成長過程。
記者:孩子都需要父親給他幸福、快樂的感覺,可是,父親總是給他忙碌、見不到人的感覺,孩子享受不到父愛的陽光雨露,只能在外面尋找精神寄托。這些游離于家庭之外的孩子會有怎樣的結果呢?
于秀:我曾經在北京的一家網吧做過隨機調查,被采訪的都是附近中學的學生。當我問他們的家庭狀況時,大多數孩子告訴我,父母都很忙,幾乎顧不了他們,尤其是爸爸,不是早出晚歸,就是經常出差。偶爾爸爸有時間在家里,不是看電視就是讀報紙,跟他們交流最多的也就是談談考試的成績,或者在他們考砸了的時候一頓臭罵或者暴揍,這讓他們很討厭父親,更不喜歡在家里待著。
粗暴淡漠的父親,嘮嘮叨叨的母親,是這些愛泡網吧的孩子最常見的家庭背景。在我采訪的十幾個經常在網吧過夜、有時幾天幾夜不回家的孩子中,80%以上屬于那種常年在晚餐時間看不到爸爸的家庭;另外的20%屬于離異家庭,生活里幾乎沒有爸爸的影子。
在這些問題家庭的孩子中普遍存在逃學、打架、學習成績差、心態不健康、人格障礙,甚至過早涉足性行為的問題。
客觀地講,我絲毫不排除法官的兒子也許會去做小偷,而小偷的兒子也不一定做不了法官的這種可能性。孩子的命運當中有偶然的因素,但更有必然的力量,偶然的因素屬于可遇而不可求的機遇,而必然的力量卻是主宰命運的那只手。
那什么是必然的力量呢?在我看來就是,一個什么樣的父親就會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命運,一個什么樣的家庭就會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人生,這不是主觀臆測,這是無數人的生活告訴我們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