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抽樣調查統計,我國青少年學生、兒童的近視率已居世界第二位。小學生近視為28%,初中生近視為60%,高中生近視為85%,大學生近視為90%,每年有上千萬患有近視和弱視的兒童需要治療。
日前,由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主辦的“全國學生愛眼工程”啟動儀式上,中華醫學會眼科分會專家、中國康復研究中心主任醫師劉娜教授提醒眼睛近視的年輕父母們,在孩子上學之前,應定期帶他們去查查視力,以盡早發現孩子有無近視,從而早期預防近視。
有的人,自已是近視,父母也是;有的父母并不是近視,自己卻戴上了近視眼鏡。有的人在選擇配偶時,也擔心愛人是近視,是否會連累孩子。這就是人們關心的近視是否能遺傳的問題。
這要從近視的類型談起。近視可以分兩種,即高度近視和普通近視。普通近視,又稱單純性近視,可從兒童時期發病,到20歲以后即很少進展,戴眼鏡以后視力可以矯正到正常,近視的度數一般在600度以下。高度近視,又稱進行性近視,是與單純性近視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種眼病,隨著年齡的增長,眼睛前后軸不斷加長,眼球后部擴大,伴有眼底脈絡視網膜的退行性變化,戴眼鏡以后視力也難以矯正到正常,視力逐慚減退,以至發生嚴重障礙。
我國青少年學生、兒童的近視率已居世界第二位。近視有一定的遺傳因素。很多年輕人在婚檢時,常會聽到醫生善意的提醒:“您是高度近視,可能會遺傳給下一代。”所以,近視的父母最怕聽到孩子也近視的消息。
但躲避并不是辦法,劉教授說,即使是近視眼有遺傳的因素,但絕大部分學生如果能夠培養愛護眼睛的意識,注意用眼衛生,加強眼睛保健,完全可以避免發生或者減輕近視的程度。一般情況下,孩子在兩歲時其視力可達到接近成人的水平,家長基本能在孩子上學前確認他的視力水平。目前很多家長只是從孩子上學以后的體檢中才開始關注他們的視力,劉教授建議,只要孩子能夠看書、識字,用眼距離較近的機會多起來時,家長就應該定期帶他檢查視力,至少要每年查一次,及時發現近視苗頭,及時糾正。
在防治近視方面,除了注意用眼衛生,要抓緊一切機會放松眼睛,經常遠望5米以外的景物(最好是綠色的樹木)等等,劉教授還強調了營養的重要性。形成近視的原因十分復雜,全面均衡的營養是眼睛健康的根本。只有攝入的營養是全面的,才能夠保證眼球壁的厚度與“結實”,從而不易發生近視。體內缺乏鋅、鐵等微量元素也是造成孩子近視的原因之一,尤其是鋅元素,家長要讓孩子全面攝入肉類等富含鋅的食物。
由此可以引出幾點注意事項,以減少近視發生,保持健康的視力功能。首先,要注意用眼衛生,減少環境因素在近視發病中的作用,如建立良好的照明,養成正確的讀書習慣和姿勢,配戴合適的眼鏡。適當的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加強營養等,對青少年的視力發育是有益的。為了避免高度近視的遺傳,如雙方都是高度近視的戀人最好忍痛割愛,以確保下一代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