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開始限制可口可樂等軟飲料在中小學校園內銷售。研究表明,可樂容易使兒童肥胖不但影響身高,而且增加肥胖———
近日,美國飲料協會與包括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在內的飲料公司達成協議,開始對小學校園里的可口可樂、百事可樂以及其他的軟飲料進行限制,這樣做的原因源于英國著名的醫學雜志《柳葉刀》的一篇研究。該報告指出:這些軟飲料容易導致兒童肥胖。那么,對于同樣喜愛這種飲料的中國兒童來說,經常飲用可口可樂、百事可樂這樣的軟飲料有沒有危害呢?中國到底需不需要對其進行限售?
最近,美國人開始關注可口可樂這樣的軟飲料對本國兒童健康的影響。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8月17日,美國飲料協會在與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及其他美國軟飲料公司達成協議后,宣布了一項非強制性規定,要求飲料商只能在小學校園內出售水和果汁,上學時間不能在初中校園出售全糖軟飲料,并保證高中校園內自動售貨機中的軟飲料品種不超過全部品種的一半。
美國飲料協會之所以這樣做,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在于今年早些時候英國醫學雜志《柳葉刀》的一篇研究報告。該報告顯示出,每個孩子平均每天喝一聽軟飲料,體重超重幾率增加60%。即使這個孩子以前從不喝軟飲料,后來開始每天喝一聽,其患肥胖癥的幾率也并不比其他孩子低。
這一研究是對美國馬薩諸塞州548名11-12歲的孩子進行了兩年跟蹤調查后得出的。研究發現,在兩年的追蹤調查期間,有57%的孩子開始喝更多的軟飲料,其中1/4的孩子每天多喝兩聽軟飲料,這直接導致他們中體重過重的人數明顯增加。
而針對于這個規定,美國飲料協會會長蘇珊·尼利也表示:“兒童肥胖是美國的一個嚴重問題,每個人都有責任尋找常識性解決辦法。”
中國專家認為,從臨床上判斷,可樂中的咖啡因正在影響中國兒童身高。
北京兒童醫院北京兒童臨床營養中心副教授李時蓮老師告訴記者:可口可樂原來是一種治療感冒的藥物。因為人在感冒時會出現頭痛、乏力、流涕等現象,為了減輕這些癥狀,它加進了一些非常比例的咖啡因,有利于康復。但后來可樂逐漸發展成為一種飲料,平時作為一種液體的補充。人們口渴時或者感到需要時就飲用,咖啡因就逐漸積累起來。盡管它里面咖啡因的含量很低,但兒童吃完這種含有咖啡因的飲料,骨骼就會變得很脆。
那么咖啡因是如何對兒童骨骼“痛下殺手”的呢?李教授說:“兒童在成長過程中通過食物或者鈣類營養品補充鈣質,促進鈣沉積在骨頭上,從而促進兒童的正常發育。但是咖啡因有一種阻撓血液里的鈣沉積到骨頭上的作用,而且已經沉積到骨頭上的鈣遇到咖啡因還要脫鈣,造成骨密度降低,時間長了兒童很容易發生骨折。”
“這只是一方面。”李時蓮接著說,“另一方面,兒童處于一個小肌體向大肌體成長的時期,在這個過程中,咖啡因阻礙了身高的發育。”李教授告訴記者,在臨床判斷上,比如父母很高,但子女卻不高,到了青春期身高還不如父母。這樣的孩子很大比例從小就喝可口可樂等碳酸飲料。
兒童容易肥胖雖是多種因素的結果,但從理論上說,可樂導致發胖的可能性也許會大一些。
美國飲料協會之所以頒布限售令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可口可樂容易導致兒童發胖,而《柳葉刀》所做的研究無疑是最好的證明。但是它導致發胖的機理是什么呢?
面對記者的提問,李教授表示目前還沒有切實的證據來說明可樂導致兒童發胖的原因,至少她手頭還沒有。但是李教授告訴記者:“兒童在發育過程中,如果身高長得不理想,他喝的這種甜水比較多就容易造成脂肪的堆積。但是兒童發胖的原因是很多的,有遺傳因素、環境因素,也有生活習慣因素,可口可樂引起兒童發胖只能說是因素之一,不能說是單一因素。”
記者問李教授:“一瓶250毫升的可口可樂和一杯容量、甜度相等的糖水,在理論狀態下,哪一種更能引起兒童肥胖呢?”李教授說:“如果拋去所有其他因素,例如遺傳等,從理論上說也許可口可樂導致發胖的可能性會大一些。因為兒童的脂肪堆積與身高是有關系的,如果可口可樂影響身高發育的話,有可能是矮胖。比如說多出的10公斤脂肪,是在140厘米身高的孩子身上堆積還是在160厘米身高的孩子身上堆積呢?它的脂肪百分比是不一樣的。從理論上說,在阻撓身高發育的同時又喝這種甜水,他的危險度就更大一些。
可樂里的碳酸物質影響兒童血液的酸堿度,阻礙了兒童對鐵、鎂、銅等礦物質的吸收。
無論身高還是體重,李教授主要是從“咖啡因”的角度加以闡述的。但實際上,可樂里面的“碳酸”對兒童的成長也是具有負面作用的。
李教授說:“可樂里面有碳酸物質,這些碳酸物質影響兒童血液的酸堿度,阻礙了兒童對鐵、鎂、銅等礦物質的吸收。根據臨床觀察和一些資料表明,礦物質的缺乏容易使兒童吸收鉛、鉻等空氣污染中的有毒物質。”李教授表示,這實際上已經不是可口可樂的問題了,而是所有碳酸飲料給兒童帶來的問題。
中國專家對可樂的負面影響目前還只是“臨床觀察”和“臨床判斷”,缺乏科學實證。
記者注意到,李老師在回答記者提問時用得最多的詞就是“臨床觀察”和“臨床判斷”,而沒有用“實驗表明”等具有科學實證意義的詞匯。面對記者的疑慮,李老師略帶遺憾地對記者說:“沒有臨床研究,只是臨床觀察。因為作為臨床研究的話就得涉及“組”。比如說在身高問題上,父母身高多少,孩子身高多少,喝多少量……你得需要具體數據,我們目前還沒有做這些數據。因為研究這些數據需要大量的時間、人力、物力和財力,因為我是搞營養的,所以比較重視可口可樂這些飲料對兒童的影響。當然還是應當有這些數據。因為他們是最能說明問題的。”
可口可樂(中國)公司認為,可樂“在學校的進一步限制并不需要”。
出于種種原因,記者沒能聯系上可口可樂(中國)有限公司的相關人士。但是據上海青年報報道,“可口可樂(中國)有限公司有關人士向記者表示,由于可口可樂公司沒有在中國的中小學校園內設立自動售賣機,因此暫時還沒有與本土類似的限制計劃和措施出臺。此外,可口可樂和美國飲料協會簽訂的協議具體屬于約束性的協議還是一般的建議,現在可口可樂(中國)公司也不是非常清楚,正在等待可口可樂公司美國總部的進一步說明。
隨后,可口可樂(中國)公司公布了關于此事的一項聲明,該聲明中稱:“‘中國人均飲用可口可樂公司品牌的飲料每年約13瓶,因此飲料占熱量的攝入總量很低,與美國的人均飲用量相比有很大差距’,‘在學校的進一步限制并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