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道囊腫的臨床癥狀為突然出現黃疸,發燒或上腹痛。
橋亞東醫院最近先后完成兩件罕見的嬰兒膽道閉鎖、膽道囊腫病例,挽救了二個小寶寶生命;亞東醫院小兒科醫師林裕誠指出,嬰兒膽道閉鎖罹患率約萬分之三,許多家長都不知道這個疾病,嬰兒若發生膽道閉鎖在黃金期內未進行手術治療,大多數在二歲左右就會死亡。
一名出生一個多月大的蔡姓男嬰因家屬發現寶寶的黃疸屬遲未退,經帶寶寶到亞東醫院就診,血液檢查發現系肝功能異常,并經腹部超音波檢查而發現寶寶的肝臟腫大且膽囊不明顯,再由膽道攝影而發現膽汁滯留的情形,醫師在與家屬溝通說明后為該男嬰進行葛西氏手術,并在手術中做肝臟切片檢查,結果發現蔡姓男嬰患有肝臟纖維化及膽汁阻塞現象,施予相關的治療。
林裕誠醫師表示,膽道閉鎖是新生嬰兒黃疸的原因之一,發生原因目前醫界尚無定論,當小寶寶出生后黃疸持續不退,且便便呈灰白色或淡黃色時,可能就是罹患膽道閉鎖,此癥在腹部觸診時可能摸到肝脾腫大,嚴重時會肝衰竭出現腹水、食道靜脈曲張,無法用內科方式治療,一定要立即施予西氏手術治療。
林裕誠表示,嬰兒如持續黃疸不退,尤其合并灰白色便便時,勿以為單純的黃疸,如確定系膽道閉鎖應把握黃金治療期及時手術,患者如超過三個月大才診斷出來,手術成功機率將大幅下滑,沒進行手術治療的嬰兒,死亡率幾乎是百分之百。
至于膽道囊腫是指膽道有一段擴大形成囊腫,與上述的膽道閉鎖相反,但其結果卻相同,即導致膽汁不通,卻進行膽道囊腫切除及重建手術,亞東醫院日前即完成一例;林裕誠醫師指出,亞洲地區尤其是日本及中國小孩罹患率較歐美國家更為常見,且女孩的發生率是男孩的四倍。
膽道囊腫的臨床癥狀為突然出現黃疸,發燒或上腹痛,如果不治療可能并發膽道感染、胰臟炎、肝硬化等,且容易惡化,甚至可能自然破裂,對小寶寶的生命造成威脅,家長不可輕忽,此癥可以腹部超音波掃描相當方便,且可正確診斷后做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