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膽囊炎與膽管炎(acute chole cystitis and cholangitis)在小兒比較少見偶有伴發膽石癥者(小兒更罕見)。
患了急性闌尾炎后,常常會發生闌尾壞疽和穿孔,從而導致腹膜炎的嚴重后果。和急性闌尾炎一樣,急性膽囊炎也會引起膽囊的壞疽和穿孔,結果使炎癥擴散到膽囊之外。
急性膽囊炎發生膽囊壞疽和穿孔,是膽囊炎癥的演變、發展和膽囊壁血液循環受阻的結果。膽囊開始發炎時,只是有充血、水腫等改變,一般稱之為急性單純性膽囊炎;隨著病變的發展和細菌的感染,膽囊壁上有多量的中性多核白細胞的浸潤,膽囊腔內可有膿液積聚,而成為急性化膿性膽囊炎;如果炎癥繼續加劇,膽囊內的炎性分泌物進一步增加,膽囊腔內的壓力增高,結果會影響膽囊壁的血液循環,引起膽囊壁的缺血而產生壞疽和穿孔。有時,膽結石的直接壓迫,也會壓迫局部的囊壁,造成壞疽和穿孔。
急性膽囊炎發生壞疽和穿孔,雖不像急性闌尾炎那樣常見,但膽囊發生壞疽穿孔后,其后果一般要比急性闌尾炎穿孔的后果嚴重。膽囊發生壞疽穿孔后,會導致膽囊周圍膿腫、急性彌漫性腹膜炎、膽腸瘺等并發癥,給治療帶來很大的困難,有時甚至會造成病人的死亡。因此,對那些可能會發生或已經發生壞疽穿孔的病人,醫生一般都要積極采取以手術為主的治療。急性膽囊炎病人如果出現以下的情況,就應警惕膽囊有壞疽穿孔的危險。
(1) 經過藥物治療48小時之后,病人的癥狀未見減輕而反趨惡化加重者。
(2)血白細胞計數增至20×109/L以上者。
(3)病人腹痛不限于中上腹或右上腹,而擴延至腹部其他區域或全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