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兒老叫肚子痛,原來是胃炎
黎女士的孩子是個活潑聰明的5歲兒童,最近不知為什么老是叫肚子疼,有時還嘔吐、惡心。由于小孩對疼痛的部位表達不清,亂指疼痛部位,黎女士以為孩子肚里生蛔蟲引起“蟲痛”,經過驅蟲癥狀并沒有好轉,小孩還變得越來越瘦。前幾天,黎女士把孩子帶到醫院一檢查,大吃一驚,原來孩子得了她從沒想到的慢性胃炎。
省人民醫院杏苑國醫診治中心的李學麟主任醫師告訴記者,過去人們認為胃炎是成人的病,以為小兒胃腸疾病多以消化不良、胃腸功能紊亂等為主要原因?,F在發現小兒胃炎以及潰瘍病的發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趨勢。
空腹喝冷飲、遺傳都會得胃炎
李學麟主任醫師說,引起小兒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有:
不良飲食習慣:如有些家長經常給小兒吃不易消化食物,或空腹時喝冷飲,或整天零食不斷,均可使胃液及胃酸分泌失調,影響胃竇黏膜的正常功能。
衛生習慣不好:如不刷牙、飯前便后不洗手、不剪指甲,食物易被細菌感染,若感染幽門螺桿菌,就可導致胃炎。
用藥不當:有些小孩患病而家長自行隨意給其服用抗生素、退熱藥等對胃有刺激作用的藥物,易損傷胃黏膜,誘發胃炎。
遺傳因素:父母患胃病,其子女胃竇炎的發生率比沒胃病家族史的小兒高。
膽汁返流性:胃腸動力下降,膽汁返流到胃損傷胃黏膜。
幽門螺桿菌(HP)感染:幽門螺桿菌是胃炎的主要病因,小兒胃炎中50%病人,幽門螺桿菌檢查結果為陽性。
孩子常肚子痛,去醫院查查菌
為了弄清楚是否胃病,現在有許多診斷方法,如電子胃鏡是最準確的一種方法,可以清楚地看到胃中的病理改變?,F在的電子胃鏡越來越小,在適當的麻醉下進行檢查,幾乎無痛苦;還有通過口服膠囊進行的13C尿素呼氣試驗,也是利用幽門螺桿菌尿素酶活性的診斷手段,目前為小兒診斷幽門螺桿菌最好的方法。
一旦檢查確診為胃病之后,就應該進行有規則的治療,如根除幽門螺旋桿菌后胃炎即緩解。中藥可以從整體方面調節機體,提高機體健康水平,在治療胃病方面療效也不錯。
預防胃炎5項規則
父母感染了螺旋桿菌,子女的感染機會比其他家庭高得多。為了防止胃炎的傳染,必須做到:
1.家庭中最好實行分餐制,大人不可口對口喂哺小孩;
2.要堅持口腔清潔衛生,勤刷牙,清除藏在牙垢中的幽門螺桿菌;
3.改掉不良的飲食衛生習慣,定時定量不偏食、挑食;
4.少食辛辣刺激的食品,注意營養搭配;
5.避免情緒、勞累等因素,減少壓力,保證睡眠,減少發病誘因。
溫馨提示
小小年紀得胃炎,與家庭飲食習慣有極大關系!記住,以后千萬別再把你吃過的東西給寶寶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