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女士:我女兒今年1歲了,聰明可愛,但走起路來一瘸一拐的。檢查后發現孩子的腿長短不一樣,而且股部的皮紋及臀部的皮紋不對稱(短的那條腿上多些且深些),醫生告訴我孩子患的是先天性左側髖關節脫位。請問這種情況會導致孩子終身殘疾嗎?現在有沒有好的治療方法可以讓孩子恢復健康?
先天性髖關節脫位,一般的發病率北方為0.3%左右,女孩多于男孩,左側多于右側。小兒先天性髖關節脫位,越早治療恢復的越好,如果治療不及時就會造成殘疾。粗心的家長一般要到孩子開始學走路的時候才會發現有一些異常。如:孩子走路一跛一跛;或者是向兩側一搖一擺,猶如鴨子走路;站立時孩子腰部向前凸出得特別明顯。這些都有可能是髖關節脫位的表現。一些家長缺乏常識會以為是小孩剛會走路時的正常動作,或是將其當成是X形腿和O形腿等問題,這時就容易延誤治療。
髖關節脫位的最早表現是髖的外展外旋受限制,讓孩子平躺于床上先將其膝蓋彎曲至90度,后將髖部緩慢外展,不能平置于床上等。建議小兒出生后做個簡單的“蛙氏試驗”檢查,即將小兒屈膝屈髖,并向外展開髖關節,如果展開順利為正常,否則就需要進一步檢查。另外還可觀察孩子的臀紋及股紋是否對稱,如果不對稱可到醫院由骨科醫生進一步檢查。在給小兒把屎尿時注意一下,孩子的髖關節處有沒有彈響或異常活動,如有就要到醫院來讓骨科醫生再檢查一下,這樣就能做到早診斷早治療。
髖關節脫位的治療越早越好,2個月以內的嬰兒治療最簡單而且效果好,可完全恢復正常。3個月至1歲以內的小兒通過整復及固定也可達到理想的效果。1-3歲的小兒因脫位時間長,髖關節周圍軟組織有不同程度的攣縮,因此在復位之前要通過牽引,然后再復位也能取得比較理想的效果。3歲以上至8歲的小兒,他們脫位的時間更長,軟組織攣縮得更加嚴重,而且髖臼發育也差,手法復位極為困難,因此大多數都需要做手術,通過手術來使髖關節復位。8歲以上的小兒,治療起來就比較困難,而且效果也會更差一些。
您的孩子剛一歲,如果抓緊時間治療,應該不會導致孩子終身殘疾,希望您盡快帶孩子到醫院進行規范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