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頻、漏尿困擾著不少產后女性,這種醫學上稱為壓力性尿失禁的病癥,可以通過針對性的運動和合理的調養而治愈。
美怡是個追求完美的女人,即使在做了媽媽之后也一樣特別關注自己的形象。刻意妝扮過的她出現在大學同學聚會上,衣著得體,舉止優雅,風姿綽約一如往昔。席間大家談興甚歡,仿若回到了青春洋溢的大學時代。不過,細心的瑩發現,美怡每次大笑后都會面紅耳赤地出去一會兒再回來,追問之下,美怡才道明原因:懷孕時她有過尿頻和漏尿的癥狀,開始以為是正常的妊娠反應,生完寶寶后會自愈。但事實上,生下女兒到現在已經半年,這種情況并沒有改善,還經常會漏尿。咳嗽、打噴嚏、大笑、提重物,只要是腹部用力的動作,內褲就可能會濕一大片,只得頻頻地更換衛生護墊。這種狀況令她尷尬又沮喪,認為自己的身體器官開始老化不再年輕,甚至由此產生了自卑心理。
聽了美怡的描述,瑩認為這不是生理器官的老化而很可能是一種病癥,便幫好友聯系了醫生。經過詳細問診及簡單的婦科檢查,美怡被告之,她的癥狀醫學上稱為“壓力性尿失禁”,是困擾過很多生育女性的病癥,這不是生理的“老化”,也并非難以治愈。
產后易患尿失禁
簡單地說,尿失禁就是不由自主地漏尿。正常的排尿分為兩個時期:膀胱充盈期——尿液自然的充盈過程;排尿期——在大腦的控制下完成排尿。尿失禁是膀胱充盈期的異常現象,是一種疾病。尿失禁的類型有很多,對于生育過的女性而言,最常見的情形是:只要有腹部用力的動作(例如咳嗽、大笑、跳躍、彎腰等)使腹壓增加,壓迫到膀胱就會漏尿,醫學稱之為壓力性尿失禁。
造成壓力性尿失禁的因素有生育、年齡、肥胖、婦科手術、便秘或慢性咳嗽等。對于年輕媽媽而言,導致壓力性尿失禁的誘因包括:
1.女性先天尿路較短,容易尿路感染。
2.懷孕期間很容易造成尿道及膀胱頸的肌肉韌帶松弛,從而改變了膀胱與尿道的正常位置。
3.生產后骨盆肌肉韌帶松弛,產后休息不好,過早負重促使膀胱下垂,尿道不正常移位。
4.膀胱不穩定或收縮無力。
5.生育子女較多,或產傷修復不好,導致盆底肌肉筋膜缺陷。
簡言之,由于懷孕、生產的過程損傷了周圍的支撐組織,使各器官相對松弛,膀胱和尿道的位置相對下降,為尿失禁的出現提供了可能。面對這種狀況,如果產婦在孕中和產后并沒有特別的調養和有針對性地鍛煉,尿失禁就很容易找上門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