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不同人群在執(zhí)業(yè)醫(yī)師的指導(dǎo)下使用,在流行期間可連服用3~5劑。
兒童:
藿香6克、蘇葉6克、銀花10克、生山楂10克
功能:清熱消滯
適應(yīng)人群:兒童易夾食夾滯者。此類兒童容易“上火”,口氣酸腐,大便臭穢或干燥。
煎服方法:每日1服,清水煎。早晚各1次,3~5服為宜。
湯水妙用也能防流感
飲食宜清淡,做一些簡單、美味的小藥膳,對預(yù)防流感也有幫助。
桑葉菊花水:桑葉3克、菊花3克、蘆根10克。沸水浸泡代茶頻頻飲服。適合咽痛、口干、舌紅者。
荷葉薏仁粥:鮮荷葉30~60 克、薏仁30克、大米20克共煮成粥。適合暑天祛除暑濕用。
二花粥:木棉花三朵、雞蛋花5克、大米20 克共煮成粥。大腸濕熱,大便不爽者用。
二白湯:蔥白15克、白蘿卜30克、香菜3克。加水適量,煮沸熱飲。淋雨受涼偶感風(fēng)寒者用。
姜棗薄荷飲:薄荷3克、生姜3克、大棗3個。生姜切絲,大棗切開去核,與薄荷共裝入茶杯內(nèi),沖入沸水200ml~300ml,加蓋浸泡5~10分鐘趁熱飲用。淋雨受涼偶感風(fēng)寒者用。
薄荷梨粥:薄荷3克、帶皮鴨梨1個(削皮)、大棗6枚(切開去核),加水適量,煎湯過濾。用小米或大米50克煮粥,粥熟后加入薄荷梨湯,再煮沸即可食用。平時容易“上火”的人可吃。
此外,赤小豆、綠豆適量熬湯服用。具有健脾祛濕作用。
綠豆60克、生甘草6克(布包)、生薏米20克熬湯后去甘草包,服用。具有健脾祛濕解毒作用。若口鼻干燥較重,可以棉簽蘸香油外涂,具有潤燥的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