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避免無效的懲罰模式?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懲罰是最無效的改變寶寶行為的方式。實際上,一些比較溫和的處理方式對改變寶寶的行為往往更有成效,我們不妨試試以下的方法:
1、采取靈活變通的處理方式
并非任何事情都是非黑即白的關系,明白這點,我們就能找到一些非對立的解決問題的辦法,讓懲罰在我們與寶寶交流的過程中銷聲匿跡。比如,寶寶非要自己過馬路,不許媽媽牽著,這當然是非常危險的一種行為,需要立刻制止。我們慣常的做法就是立刻捉住他,跟他講道理,講過道理之后,他仍然不聽,那就采取強制措施,把他抱起走人,甚至在他小屁股上拍打幾下以儆效尤。
設想一下,如果我們換一種方式,或許問題就徹底解決了:“寶貝,我們要過馬路了哦!看看,我們家寶寶長大了,都知道要保護媽媽了,好了,快牽著媽媽的手,看好汽車,別讓汽車碰到媽媽哦!”相信寶寶會非常樂意去承擔這樣的責任的。
2、在當前環境中找到替代的事物
不管寶寶有多頑劣的行為,我們都可以利用他注意力集中時間相對比較短的特點,根據當時環境中一些特定的情況,選取某些事物來轉移他的注意力,這通常都是非常有效的解決問題的一種方式。
比如,寶寶上了餐桌就是不好好吃飯,一會兒上來一會兒下去的,邊玩邊吃,與其懲罰他,不如改變一下就餐環境,把大家的積極性都調動起來,形成一個比較熱烈的就餐的氣氛,利用這種氣氛感染寶寶,將他的注意力轉移到吃飯這件事情上來。
3、提前預警誘惑寶寶改變行為
實際上,寶寶最想要做的事情就是獲得爸媽的賞識。當我們賞識他時,他就會像喝了心靈雞湯一樣美得不得了。當我們想要寶寶去做某件事情,或者想要他有某種行為之前,不妨利用寶寶這種心理特點,假想一個表現特別好的小朋友,并對這個小朋友大加贊賞:“有個小朋友表現可好了,一聽到媽媽喊吃飯,立刻就坐餐椅上好好吃飯,他可不邊吃邊玩。你知道這個小朋友是誰嗎?”小家伙肯定會忙不迭地說出他自己的名字,于是,爸媽的目的也就達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