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了,怎么辦?
第一步,看是小兒,還是成人。如果是小兒,請翻到后面專門的兒科章節。如果是成人,繼續往下看。
第二步,看是久病體弱的成人,還是原本身體健康的成人。如果是久病體弱,那么情況有可能很復雜,最好去醫院找醫生咨詢,尤其是原本具有許多內臟疾病的人,如肺氣腫、腎炎、心臟病等等的患者;如果是原本身體尚算健康的人,我們繼續。
第三步,看怕冷,還是怕熱。
有人發燒后感覺很冷,甚至有種冷到骨子里的感覺。這個時候,選用柴胡類制劑。最常用的是小柴胡沖劑和正柴胡飲。
有人發燒后感覺很熱,一點也不怕冷。這個時候,選用清熱的中成藥。最常用的是清開靈、雙黃連、銀翹片、羚羊角粉。熱度持續不退的,可以選用安宮牛黃丸、紫雪丹、至寶丹,這可是自古的“中醫三寶”,在后面會詳細介紹。
為什么要用怕冷還是怕熱來區分發燒是熱癥還是寒癥呢?
這是因為:少陽主溫煦人體。這少陽,指的是人體的少陽經絡,也就是手少陽三焦經和足少陽膽經。發燒,就是這少陽經的經氣循行出了問題。
發燒導致的少陽經的經氣問題,有兩個可能的原因:一個是少陽經的經氣的量是正常的,但是,被寒氣抑制,導致離經妄行,使人發燒。這個時候,少陽經的經氣并不多,不能夠溫煦人體,所以雖然發燒,但人會感覺怕冷;一個是少陽經的經氣過于旺盛,超過原本的正常的量,溢出經脈以外,導致人發燒。這個時候,少陽主溫煦人體的功能被超常發揮了,所以,在發燒的同時,人會感覺怕熱。
因此,用怕冷還是怕熱來判斷發燒是屬于寒癥還是熱癥更為準確一些。當然,也更為簡單一些。
可能有人問,是不是有發燒的時候既不怕冷又不怕熱的。當然有,但這種情況不多,所以,這里就忽略了,我們只研究大家都最容易出現的情況。
發燒伴怕冷:小柴胡沖劑
小柴胡沖劑根據經典方劑小柴胡湯制成。小柴胡湯最早出自經典著作《傷寒論》。
小柴胡湯常用方劑組成:
柴胡10克 黃芩10克 黨參10克 制半夏10克 甘草10克 鮮生姜10克 紅棗4顆
功效:和解少陽
這一段主治大家看不懂無關緊要。下面,我們來看一下這個方劑的方解,白話科普版的方解。
這個方劑的主藥是柴胡、黃芩。有這兩味就夠了,為何還要配黨參、甘草、半夏、生姜、紅棗呢?
黨參、甘草補益胃氣。半夏消痰。生姜、紅棗可以補肺。
現在想象一下這幅場景:少陽經的經氣本來在自己的經絡里正常的運行著,這個時候,寒氣襲來了。這寒氣,影響了少陽經絡中的經氣。敵人來了,趕緊跑啊-----。哪里跑?“滎主身熱”,少陽經的滎穴可以把少陽經的經氣向體表疏散。好啊,向體表這里跑,于是人體發燒了;“胃為釜”,釜底也是少陽經中的少陽相火的領地,平常,少陽經總要分出一部分的相火來用于消化食物,現在,這里也可以跑的。還有一個可以逃跑躲避的地方,“肺朝百脈”,少陽經與肺自然也有經絡相通,被寒氣所影響的經氣也可以從這個經絡途徑逃跑躲避。
當寒氣波及少陽經絡的時候,少陽經的經氣通常走這樣可能的幾個途徑,結果,常常導致了這些部位的火氣太過,也導致人體出現相應的各種癥狀。
組方治病,當然要考慮面面俱到,外加釜底抽薪。
黨參、甘草、黃芩增強胃氣,胃氣增強,少陽的經氣無法走這條道路躲藏。
生姜、紅棗增強肺氣,肺氣增強,又斷了少陽經躲避的一個通路。
無路可躲,少陽經中因為寒氣襲來循行異常的經氣,會乖乖地回復到正常的經絡中去。于是,各種癥狀解除,發燒也解除。
知道這個方劑組方的原理,可以有很巧的方法應用這藥物呢。
取一點小柴胡沖劑的粉末:(1)填肚臍 (2)外敷右側豐隆穴和右側偏歷穴 (3)外敷兩側太淵穴 (4)外敷左側俠溪穴和左側液門穴。直接把藥物的粉末貼于這些穴位處,外用紗布和膠布固定,也可以起到退燒和消除各種癥狀的效果。
小柴胡沖劑是非常常見的一種中成藥,一般的藥店都可以買到。如果萬一買不到的話,也可以按照本文開頭介紹的組方照方抓藥,用水煎服,一日一貼,煎服兩次。
在發燒期間和發燒后一周內,一定要注意保暖;并且要注意飲食清淡,以新鮮的粥或面條為主食,配些蔬菜即可。千萬不要在發燒時或發燒后短期內進食葷腥油膩,包括雞蛋,那樣會影響發燒的痊愈,并不合算的。
此種類型的發燒,可以配合泡腳發汗。方法是:燒一鍋較熱的水,放入盆里,把腳放進去浸泡,直至腳微紅就可以。這時候,人往往也會有津津汗出。注意,有點出汗的感覺就趕緊停止浸泡,發汗,從來是剛有感覺最好,而不是汗出得越多越好的。
泡腳后,注意避風避寒,好好休息。
正柴胡飲:沖劑或膠囊
主要成分:柴胡、陳皮、防風、甘草、赤芍、生姜。
功能主治:表散風寒,解熱止痛。用于外感風寒初起:發熱惡寒,無汗,頭痛,鼻塞,噴嚏,咽癢咳嗽,四肢酸痛等癥。
柴胡口服液:主要成份:柴胡
功能主治:退熱解表。用于外感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