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因素]
皮膚瘀點、瘀斑使局部抵抗力下降。
長期臥床、不能活動。
[主要表現(xiàn)]
皮膚破損。
[護理目標]
病人皮膚保持完整,無破損。''
[護理措施]
每2小時翻身1次,避免局部長期受壓,受壓部位用熱毛巾按摩或用紅花酒精按摩 。
翻身是避免拖、拉、推等動作,放便盆時避免推、拉動作,防止皮膚擦傷。
睡氣墊床或骨隆突部位墊氣圈。
每天早晚溫水擦浴1次。
在瘀點、瘀斑吸收過程中,常有癢感 ,應剪短病人指甲,避免抓破皮膚。
瘀斑破潰后,以消毒生理鹽水洗凈后涂抗生素軟膏,或遵醫(yī)囑理療,以促進愈合。
[重占評價]
皮膚有無發(fā)紅、反應性充血,瘙癢及破損等表現(xiàn)。
保護皮膚不破損的護理措施是否有效。''
營養(yǎng)不足
高熱致機體消耗過多。
昏迷導致攝入減少。
嘔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