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福利视频/中文天堂最新版在线精品/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鸭子/www.俺去

打印本文打印本文 關閉窗口關閉窗口

小兒麻痹治療方法薈萃

作者:黃群 來源:育嬰中國 發布時間:2009年05月25日

  【病理】

  小兒麻痹癥是由脊髓灰質炎病毒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的急性傳染病。這種疾病可分為三種類型;四肢麻痹、偏癱、半截癱。它的細菌是一種比傷風菌還小的過濾性病毒,對于消毒藥以及寒熱的抵抗力很大。小兒麻痹癥主要是由發燒所引起。

  【癥狀】

  先有發熱、咳嗽等上呼吸道癥狀,繼而出現頭痛、感覺過敏等神經癥狀,最后發生癱瘓。

  【宜與忌】

  1.本病在流行季節勿帶兒童到公共場所,并按期口服預防小兒麻痹癥的減毒活疫苗糖丸。

  2.患肢只能作輕度活動,而肌力較差者,可幫助患者作伸屈、外展、內收等被動動作。

  3.出現早期癱瘓的患兒,應絕對臥床休息,疼痛消失后,才可作按摩與針灸治療。

  4.這種疾病多發生在1~5歲以下兒童身上,夏秋季節易發病。

  5.若疑為本病,盡早送醫院診治。

  【名家妙方】

  1.燈盞細辛3~6克,雞蛋2個。前藥切細調雞蛋蒸服,每日1劑。祛風散寒,活絡通經。

  2.銀花藤、野菊花、絡石藤、海風藤各30克,煎服1次。

  3.鵝不食草30克,當歸9克,肉桂9克。內服每日1劑,水煎2次服。外用1劑加75%酒精500毫升,浸泡24小時后擦洗患部,每日早晚各1次,一療程7天,可連用1~3療程。養血溫陽,祛風散寒。

  4.透骨草6克,三角楓5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3次服。內服上藥,可用適量藥液外擦雙下肢。10天為1療程,連用4療程癥狀緩解。

  5.銀花15克,連翹、黃柏各6克,貫眾3克,板藍根9克,用水一碗半煎成半碗。分早晚2次服。連服1星期。

  6.紫萍適量,蜜適量。前藥研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每服1丸,每日2次,砂糖、米酒送服,連服50天。清熱解毒,祛風發表。

  7.桑枝、絲瓜絡各15克,水煎服。

  8.小金牛草9~15克(鮮用30~60克),豬蹄1個。水1000毫升煎取400毫升,每日1劑。補氣養血,舒筋活絡。

  9.烏頭5分,人參2錢,白芍2錢,甘草1錢,砂仁1錢,水煎服,飯前半小時服。

  10.晚蠶沙30克。水煎服,日1劑。祛風除濕,舒筋活絡。

  11.蘆根1兩,忍冬藤葉5錢,連翹3錢,淡竹葉4錢,水煎服。

  12.當歸8克,鵝不食草20克,老鸛草20克,伸筋草30克。將藥物研細末熬成膏劑。外貼四肢、胸背穴位。

  13.馬鞭草20克,絨麻草12克,野茶花12克,萬年青10克。水煎服。

  14.牛蒡子根20克,蘆根12克,板藍根12克,竹根12克。水煎服。1日數次。

  15.蒼耳草20克,艾葉12克,蘇葉12克,金銀花10克。水煎服。1日數次。

  16.葛根6克,山楂12克,檳榔6克,金銀花6克。水煎服,數次。

  17.地龍糞120克,紅花9克,炭灰120克。將上藥炒熱,適量醋或酒(盤緊攣用醋,筋松馳用酒),分2份,交替使用。同時以布包裹,趁熱熨患處,連續熨6次。

  18.鮮海通草60克。冬蜜、開水燉服。

  【中藥治療】

  1.低熱、咳嗽、四肢無力,手足心熱,許后顴紅,飲食減少,便秘,舌質紅嫩少苔,脈細數。可用三才湯滋陰清熱,宣通經絡。

  2.四肢癱瘓,食欲不振,胸悶腹脹,大便溏薄,舌質淡或有齒痕,苔薄白,脈軟。可用四君子湯,健脾益胃,舒筋活絡。

  3.面白少華,氣短乏力,多汗,肢體癱瘓,肌肉萎縮,皮膚有瘀斑,關節強直,皮膚冷,舌質暗淡,苔薄白,脈澀。可用補陽還五湯,被氣活血,溫通經絡。

  4.頭暈目眩,五心煩熱,盜汗或形寒肢冷,遺尿或尿頻,患肢癱瘓。腰肌麻痹,骨胳短細,關節畸形,舌質淡,苔薄白或舌紅無苔,脈滑數或細數。可用虎潛丸,補腎養肝,強壯筋骨。

  【西藥治療】

  1.靜脈注射50%葡萄糖及維生素C,對減輕神經細胞水腫有一定癱瘓。

  2.病情進展迅速者,肌注丙種球蛋白。

  3.可用強的松或地塞米松等作激素治療。

  4.薌如地巴唑或加蘭他敏或肌注,從小劑量開始,30日為一療程。

  5.谷氨酸鈉治療。

  【穴位按摩】

  1.高熱,體溫超過39℃以上者,加推脊三百次,推涌泉三百次。

  2.伴惡心、嘔吐或腹痛,腹瀉等消化道癥狀者,按摩中脘五分鐘,按無樞二十次,揉臍五分鐘,按揉脾、胃俞各十次,按揉足三里十次。

  3.伴有咳嗽、流涕、咽痛等呼吸道癥狀者,加揉肺俞三十次,分推肩胛骨一百次,按揉風池十次,拿肩井五次。

  4.癱瘓后,用推法或揉法,向攢竹向瞳子髎、頰車、地倉穴往返五至六次,約十分鐘左右。用推法由天柱至大椎等處往返三分鐘;俯臥位,按腎俞、腰陽關,拿委中。仰臥位,按伏兔、足三里、陽陵泉、絕骨、解溪等穴。

  【食療】

  1.瓜蔞根粉15克,粳米50克,共煮成粥。適于肺熱津傷者。

  2.鮮百合、粳米各50克,白糖適量。米煮粥至半熟加入百合同煮至熟,調入白糖即成。適于肺熱傷津者。

  3.山藥、薏苡米各60克,柿霜餅24克,山藥、薏米煮熬至熟,再將柿霜餅顧碎入粥中,熬至熟爛即成。適于肺熱傷津者。

  4.赤小豆50克,粳米200克煮成粥,放入適量食鹽、少許味精即成。適于濕熱浸淫者。

  5.冬瓜200克,去皮煮湯。適于濕熱浸淫者。

  6.薏米500克,煮粥加適量白糖即可。適于濕熱浸淫者。

  7.白粳米150克,武火煮沸,文火燜熟,用于日常正餐。適于脾胃虛熱者。

  8.山藥200克,陳皮3克,紅棗500克,鮮扁豆50克。將紅棗肉、鮮扁豆切碎,山藥切薄片,陳皮切絲,共同合勻,做成糕,上籠,用武火蒸20分鐘即可。適于脾胃虛熱者。

  9.紅棗10個,粳米100克共煮粥,熟后加冰糖汁少許即成。適于脾胃虛熱者。

  10.桑椹蛋糕:桑椹30克,女貞子20克,旱蓮草30克,共煎汁,將汁同500克雞蛋、300克糖、200克面粉和成面團,加入發面,待面發起后,加堿,試好酸堿度,做成糕上籠蒸熟即可。適用于肝腎虧虛者。

  11.枸杞子30克,粳米100克,共煮成粥即可。適用于肝腎虧虛者。

  12.豬腎22上洗凈切成顆爛狀,和粳米30克,加入適量蔥白、五香粉、生姜、食鹽共煮成粥。食用后對小兒麻痹后遺癥有顯效。適用于肝能虧虛者。

打印本文打印本文 關閉窗口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