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小管性酸中毒(renal tubular acidosis,RTA)是由于近端腎小管重吸收碳酸氫鹽或遠端腎小管排泌氫離子功能缺陷所致的臨床綜合征。
第9屆亞洲兒科腎臟病大會暨國際兒科腎臟病學會理事會日前在北京召開。本屆大會是第一次由我國兒腎醫學界主辦。
本屆大會的主題是“今日亞洲腎臟病患兒的醫護”,會議邀請了60多位國際著名的兒腎專家作為大會的演講者。此外,還有來自亞洲、歐洲、北美洲、澳洲等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的數百位代表參加大會,共同就當今兒腎領域前沿熱點問題、嚴重威脅小兒身心健康的腎臟病的診治進展及經驗,以及亞洲兒腎未來的發展問題進行了研討。
據中國兒科腎臟病學會首任秘書、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兒腎科教授楊霽云介紹,目前我國已形成了一支穩定的近300人的兒腎專業隊伍,兒腎網絡幾乎遍布各省區市;國際交流協作日益頻繁。
“腎臟疾病是兒童常見的疾病,根據對我國22萬2~14歲健康小兒尿篩查,發現各類泌尿系疾病1901例,以我國有3億多小兒計算,則有200多萬腎臟病患兒。包括泌尿系感染、腎病綜合征以及先天性或遺傳性腎臟疾病等,正在嚴重影響患兒身心健康對患兒家庭來說更是壓上了重擔。”楊霽云教授告訴記者,患病兒童若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就會在青少年期或成年期出現尿毒癥,需要進行透析和移植治療,因此腎臟疾病關系到兒童期乃至成年期的健康。
揚霽云教授說,預防腎病要從小開始,在日常生活中要預防各種感染如呼吸道、皮膚、泌尿系等感染;如發現孩子眼皮腫、血尿等要及時就診。同時每年進行一次尿液驗查也是必要的。
楊霽云認為,由于經濟技術等條件限制,許多患兒還得不到有效的治療,因此,早期發現并提高腎臟疾病患兒的診斷治療水平,預防及延緩尿毒癥的發生是當前兒腎工作者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亞洲兒科腎臟病大會作為亞洲兒腎界最重要的學術會議,每3年舉辦一次,為推動世界尤其是亞洲范圍的小兒腎臟病學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