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您的孩子好勝心強,言語較多時……
當您的孩子容易沖動,自控力差時……
當您的孩子情緒不穩(wěn)定,脾氣暴躁時……
小龍是一名五年級的學生,由于爸爸是老來得子,對他特別寵愛,但當他做錯事時,卻是用鞭子抽,吊起來打,小龍對爸爸,從不敢反抗,但對媽媽稍不如意,揚手就打。在學校里,小龍喜歡與低年級的同學在一起玩,經常沒有原因的踢、打低年級同學,而對于本年級同學,除了打打頭、拍拍肩,沖動時拳打腳踢外,還經常通過言語來諷剌、挖苦、漫罵,同學們都不喜歡和他在一起玩……
有攻擊性的孩子大多有以上的表現特征,多動、性急、倔犟、情緒易激動、自控力差……
當您的孩子出現這種情況時,怎么辦?
●注意教育方法,尊重孩子的自尊心。
當孩子取得成績時,家長不能置之不理,千萬不要"是嗎?這有什么了不起"來潑冷水。當孩子犯了錯誤時,如果家長還奚落他"你怎么這么蠢,這點小事都做不好"。孩子的自尊心這樣經常受打擊就可能產生自卑感,自暴自棄,缺乏前進的勇氣和信心,在這種情況下,情緒容易激動,就有可能產生攻擊性問題行為。
因此,當孩子取得成績時,家長應給予恰如其分的評價和鼓勵;當孩子犯了錯誤時,一方面,不姑息、不放任,另一方面,要幫助他們認識錯誤,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即使是屢次犯了錯誤的孩子,也應挖掘他們的閃光點,對他們的微小進步給予充分肯定。
●培養(yǎng)孩子的同情心
研究表明,同情心缺乏的學生易發(fā)生攻擊行為。專家指出:有攻擊行為的孩子如果能夠推測和體會到被攻擊對象的痛苦和感受,進一步產生自我譴責感,那么就不會再想攻擊他人了。因此,可以讓被攻擊的孩子面對有攻擊行為的孩子,講述自己的感受,讓有攻擊行為的孩子體會與感受被攻擊者的痛苦,激發(fā)他的同情心。
●自我調節(jié)法
孩子在生長加速期間,興奮與抑郁兩大系統(tǒng)的失衡發(fā)展,就可能引起行為的過分沖動。同時又由于小學生已具有初步的獨立思考能力,喜歡爭辯,與家長頂撞,使這些孩子多動、性急、暴躁、倔犟、情緒易激動,對自己的消極行為難以自控。根據這一特點,要教育孩子分析和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學會用轉移、克制、自我暗示、自我提醒等方法,使情緒強度、表現方式都控制在有益無害的范圍內。
●消退法
孩子打架欺負同學大多是為了自我顯示,目的是想引起別人的注意。對此,家長可以暫時不加理會,使他們的攻擊行為得不到他人的注意,受不到強化。同時,家長亦可表揚孩子其它有積極意義的行為,這樣,實際上就是間接的批評攻擊性行為。然后,在適當的時候,家長再與孩子以談心的方式婉轉的告訴他,這種行為的錯誤與幼稚。
●隔離法
對于一些攻擊性行為較嚴重的孩子,可把他安置到一個面積較小,但通風條件較好的單獨的房子里,使他得不到任何強化信息的環(huán)境,并對他說:"你好好想一想,你剛才的行為對不對?"讓孩子明白他是因攻擊性行為而被隔離的。
使用此法應注意:
①時間不宜過長,一般15-20分鐘。
②不宜當著外人的面。
③不宜經常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