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可能聽說過“過動兒”, 但對其癥狀、原因及治療方法并不了解。過動兒的學名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癥患童(Children with Attention Defe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譯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癥)。根據統計,美國的孩子中(4-18歲), 約有百分之五罹患注意力不足過動癥。
過動兒最主要的癥狀為- 注意力不集中、沖動和過度活動。若不適時診斷發現,給予適當的治療和幫助,這個原屬生理方面的問題,會漸漸的影響孩子各方面的發展, 造成學習障礙、情緒障礙、心理、人格等各方面發展的問題, 進而更引起家庭和社會問題。
注意力不足過動癥(簡稱ADHD)和學習障礙一樣,是屬于隱性障礙,也是這幾年才漸漸受到重視的障礙類別。相對于學習障礙是屬于認知方面的障礙,注意力不足過動癥在精神科分類上是屬于行為方面的障礙。雖然有學習障礙的孩子不一定會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的現象,而注意力不足過動的孩子也不一定有認知方面的缺陷,但是確有很大比例的孩子兼跨這兩種障礙。依據美國學者McKinney的估計,有10%的ADHD的孩子同時有學習障礙的缺陷,而有15%~80%的學習障礙的孩子兼跨ADHD的癥狀。美國過動兒協會(CHADD)的網站中的資料則為有85%的ADHD的孩子有學習障礙現象。這兩者障礙之間的關系的確值得重視。
DSM-Ⅳ中有關注意力不足過動癥的診斷標準在編輯接咨詢電話的實務經驗中,也有很多家長問到有關孩子注意力不足及過動的現象,因此本文首先將美國精神醫學診斷手冊第四版(DSM-Ⅳ)中有關注意力不足過動癥的診斷標準說明如下,讓讀者對此癥有初步的了解:
(一) 注意力缺陷型:
以下癥狀中至少出現六項以上,并持續六個月以上,其嚴重程度到達與個體心智發展不相符合的程度且導致個體適應不良:
1、常常無法注意細節,作功課或其他工作時常粗心大意 。
2、做事或玩耍無法持續專注。
3、好像常常‘有聽沒有到’(有聽到,但沒反應)。
4、常常無法照著指示去做,且無法完成功課或家事零工或工作場所的職責(不是因為不想做,或是聽不懂指令)5、做事、活動時常沒有組織條理。
6、常逃避或討厭需要專心去做的事(例如學校功課)。
7、常常搞丟東西(如作業本、鉛筆、課本、工具或玩具)。
8、很容易因外界無關的刺激而分心。
9、常忘記每天該做的事。
(二)過動-沖動型在下列與過動和沖動有關的項目中,至少有四項持續出現六個月以上,其嚴重程度到達與個體心智發展不相符合的程度且導致個體適應不良:
過動:
1、 常常不安的玩弄手和腳,或是在座位上扭動不安。
2、 在教室經常離座,或是在應該坐著的場合坐不住。
3、 在不適當的場合跑來跑去,或爬上爬下(在青少年或成年人是主觀坐不住的感覺)。
4、 很難安靜的玩游戲,或從事休閑活動。
5、 一直不停地動、停不下來。
6、 經常說話過多。
沖動:
7、 常在問題未問完時搶答。
8、 在游戲或全體活動時,很難耐著性子排隊或輪流。
9、 在別人談話或游戲中常插嘴或打斷別人。
(三)復合型:若在過去六個月(一)和(二)都 符合者。
在鑒定以上三型ADHD時,還必須符合以下要件:
1、 在七歲以前即發生。
2、 這種癥狀必須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場合都會發生(如在學校和在家里)。
3、 必須有明確證據顯示社會、學業、或職業功能存在著臨床重大損害。
4、 不是隨著廣泛性發展障礙、精神分裂癥或和其他精神病一起發生;也不是伴隨其他精神障礙,如情緒障礙、焦慮型障礙、解離癥或人格障礙等一起發生的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