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福利视频/中文天堂最新版在线精品/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鸭子/www.俺去

打印本文打印本文 關閉窗口關閉窗口

紀律:對感受寬容,對行為嚴格

作者:黃群 來源:育嬰中國 發布時間:2009年05月25日

  父母們想知道這本書里涉及到紀律所提倡的方法是嚴格的還是寬容的。對待孩子的不良行為要嚴格,但是,對所有的感受、愿望、欲望和幻想,應該寬容對待,不管它們是積極的、消極的、還是矛盾的。像我們所有的人一樣,孩子無法禁止自己的感受,有時候,他們會感覺到貪婪、色欲、自責、憤怒、害怕、悲傷、歡樂和惡心。盡管他們無法選擇他們的情感,但是他們有責任選擇如何、何時表達這些情感。

  無法接受的行為并不是無法容忍的。試圖強迫孩子改變無法讓人接受的行為,結果是令人失望的。

  但是,依然有許多父母問自己無效的問題:怎么才能使馬克做家務呢?怎么才能迫使弗雷德專心做作業呢?怎么才能讓格雷斯打掃她的房間呢?怎么才能說服康妮在外面待的時間不要晚于她規定的時間呢?怎么才能讓伊萬的日常表現正常呢?父母需要知道嘮叨和強迫是沒有用的。強制性的方法只能導致怨恨和抵觸,外部壓力只會帶來違抗和不從。父母不應該把他們的意志強加在孩子頭上,應該理解孩子的觀點,幫助他們專注于解決麻煩,這樣,父母才更有可能影響孩子。

  舉個例子:"弗雷德,你的老師告訴我們你沒有做家庭作業,能告訴我們出了什么問題嗎?有什么我們能幫忙的嗎?"不管十一歲的弗雷德怎么回答,父母已經開啟了一個對話,將會找到難題的源頭,這樣,就可以幫助弗雷德承擔起作家庭作業的責任。

  孩子需要一個清晰的界限:什么行為是可以接受的,什么行為是不可以接受的。沒有父母的幫助,他們很難不依照他們的沖動和欲望行事。當他們知道被允許的行為的清晰的界限時,他們會覺得更加放心。

  對父母來說,定規矩、作出約束要容易些,限制比強迫執行這些規矩和限制要容易得多。當孩子向這些規矩、限制挑戰時,父母應該學會靈活處理。父母希望孩子開心,當父母不允許孩子違反規則時,孩子可能會讓父母覺得不再被愛了,會覺得內疚。

  "今天晚上不許再看電視了。"當十二歲的兒子的電視節目結束后,一位父親說道。史蒂文很生氣,喊道:"你真小氣!如果你愛我,你會讓我看我最喜歡的節目,它馬上就要放了。"父親想要讓步,對他來說,很難拒絕這樣的請求。但是他決定不能有這個先例,他強制執行了他的規定。

  因為有很多規定很難強制執行,父母可能希望把他們的規定按優先次序排列,并且希望這些規定越少越好.

打印本文打印本文 關閉窗口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