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理因素生活富裕營養好,加上吃含有激素的保健品或快餐,使如今的孩子普遍成熟得早,女生大多小學六年級或初一進入青春期,有的甚至在小學五年級就有了月經初潮,這比10多年前的孩子要早一兩年。
2、心理原因第一,中學生正值心理斷乳期,他們開始對異性產生興趣,既要表現自己、引起別人的注意,又缺乏自控能力。在好奇心、神秘感和逆反心理的驅使下,家長、老師越不讓干的事便越想試試看,最終造成早戀。
第二,還有一部分同學對學習不感興趣,學習成績不好,能力比不上別人,為了彌補失去的自尊心和虛榮心,便用找到的異性朋友來自夸,試圖解決心中的煩惱,得到精神上的寄托與安慰。
第三,在從眾心理的驅動下,看到身邊的同伴有了意中人,便與人攀比,以顯示自己的本事。特別是現在大多數的男生都認為現在沒有女朋友是一件很丟面子的事!
3、缺乏家庭溫暖有些離異家庭、重組家庭、留守家庭的孩子得不到家長的關心和家庭的溫暖,便轉而向同齡人尋求溫暖,述說心酸苦辣。
4、社會色情文化的誤導如今的初中學生是看電視長大的一代,而當今的電影、電視劇大多以談情說愛為內容,劇中的婚外戀、第三者、床上戲比比皆是,熒屏中的"調味品"成了早戀的"催化劑";還有地攤上幾元錢就可買到的淫穢碟片、書刊,也誤導青少年走入歧途。
5、物質條件的改善、娛樂場所的增多,在客觀上方便了初中生的單獨交往如電話、電腦的普及,網吧、游戲機房、迪斯科舞廳的誘惑……還有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一些年紀較大的大學生、技校生、職高生及社會上游蕩的青年到中學來尋找"女朋友",擾亂了校園的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