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因接受過度激素藥物治療,而喪失了生育能力。青春期女孩偶遇月經不調,一定要慎重用藥。
女孩珍珍剛到12歲時,就已發育成熟,并有了月經周期。可是每個月的月經卻讓她疼痛難忍。她的媽媽領著女兒四處求醫。當地一家醫院給珍珍進行了黃體酮和乙烯雌酚序貫人工周期治療,兩個月后療效很好,但停止治療后月經也停了,于是又開始用藥。這一治就沒再停。當家長意識到不能無休止地依賴藥物時,已經過去一年半的時間了。
當珍珍來到哈醫大一院婦科就診時,由于經過長期的激素治療,盆腔超聲檢查發現她的子宮與卵巢已經呈萎縮狀,血液中性激素的化驗顯示,性激素水平很低,這意味著珍珍將永遠喪失生育能力。青春期女孩的大腦-卵巢-子宮內分泌調節軸尚未穩定,月經周期也在逐步建立中,遇到身體疲勞、精神緊張、天氣變化、異地生活等情況,月經周期都可能發生變化。偶爾的月經不調,如未引起貧血或其他嚴重不適,建議不要接受激素治療,可以先通過規律的作息、合理膳食、減輕心理壓力等加以調節。即使進行性激素周期治療,也不應超過三個月。
偶爾的月經不調,如月經血量大、經期長、流血不止,可先行止血處置,尤其血紅蛋白低于70g/L的青春期功血患者,可選用雌激素1.25g~2.5g口服,每6小時一次。止血后,用藥量每3日遞減1/3,直至每日維持量0.625~1.25mg,從血止日期起,至第20日停藥。同時積極糾正貧血,待血紅蛋白升至70g/L以上,可以加用孕激素。雌、孕激素的同時撤退,有利于子宮內膜的同步脫落,一般在停藥后3~7天發生撤藥性出血。止血后,如需進行性激素周期治療,用藥兩三個周期后應停藥觀察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