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腹瀉后,很多人自行買來黃連素、痢特靈、氟哌酸等抗菌素吃。專家指出,非感染性腹瀉不要濫用抗生素。
出現腹瀉后要及時就診,同時一定要繼續(xù)進食,并通過口服補液預防脫水。
夏日炎炎,患腹瀉的小患者又多了起來。腹瀉俗稱拉肚子,在大多數人眼中,腹瀉是一個“小毛病”,因此往往不重視,由此帶來的藥物濫用和健康隱患十分令人擔憂。據衛(wèi)生部統計,我國每年有超過8億人次患腹瀉。
出現腹瀉后,多數人會很快想到:“吃壞了”或者是“著涼了”,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黃連素、痢特靈、氟哌酸等抗菌素買了就吃。其實他們分析對了發(fā)病原因,卻選錯了藥物。專家指出,事實上不少腹瀉并非是細菌感染,服用抗生素不但治不了病,反而會吃出來不良反應,有可能還促成了細菌耐藥。
腹瀉并不都是細菌感染
腹瀉是腸道傳染病的重要癥狀,腸道傳染病是通過胃腸道傳染的一類疾病。包括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病毒性腸炎、霍亂和大腸桿菌性腸炎等。
導致腹瀉的主要原因一是個人或公共衛(wèi)生條件不好;二是致病性微生物在高溫、潮濕條件下的快速生長。
從癥狀上看,感染性腹瀉和非感染性腹瀉所排出的糞便特點各有不同:感染性腹瀉往往便次多,常伴發(fā)熱和腹痛,糞便中有膿血;非感染性腹瀉的糞便為水樣,排泄量大,很少伴有腹痛,但患者常同時或先于腹瀉會感到全身不適、乏力、肌肉酸痛、頭重等,糞便檢查無紅、白細胞和隱血,屬自限性疾病,支持療法即可治愈。
非感染性腹瀉不要濫用抗生素
腹瀉常見的是感染性腹瀉和非感染性腹瀉兩種??咕幬飳Ψ歉腥拘愿篂a無效。感染性腹瀉又分為細菌性、病毒性、霉菌性等,目前多數抗生素對病毒和霉菌無效。而即使是細菌性腹瀉,由于近年來抗生素的濫用,產生了許多耐藥菌株,所以原本有效的抗生素也變成無效了。
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藥品安全評價中心孫忠實說,現在我國腹瀉用藥存在不少問題,其中濫用抗生素現象最為嚴重,平均使用率達84%,不僅造成經濟浪費,也引起耐藥菌株增長、菌群失調等多種危害。
解放軍302醫(yī)院傳染科主任虞愛華告訴記者,非感染性腹瀉不需要用抗生素治療,這些病人如用抗生素可能會有三大害處:1.促使耐藥菌株增加;2.有毒副作用(如藥源性耳聾);3.易造成腸道菌群失調,致使腹瀉遷延不愈。在我國,只有約30%的腹瀉需用抗生素治療。什么情況下該用抗生素呢?一是大便帶膿血一定要用抗生素。二是對突然發(fā)熱、四肢發(fā)冷的12歲以下的痢疾患兒,一定要用強有力的抗生素。三是對一些特殊人群,如嚴重的糖尿病、肝硬化、晚期癌癥及老年人的腹瀉,也應該用抗生素治療。
不需抗生素不等于不需藥物治療
據調查,腹瀉患者中70%的人不需抗生素治療。但是這不等于不需要藥物治療,而是要合理用藥。世界衛(wèi)生組織對腹瀉用藥提出了6條標準:1.高效;2.可口服;3.可與ORS(口服補液鹽)合用;4.不被腸道吸收;5.不影響腸道吸收功能,尤其是葡萄糖和氨基酸的吸收;6.可抵御一系列腸道病原。
協和醫(yī)院藥劑科朱珠教授說,防治腹瀉要培養(yǎng)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鍛煉身體提高抵抗力,出現腹瀉后及時到醫(yī)院就診。還要注意飲食的配合,腹瀉對健康的最大損害是導致營養(yǎng)不良。近年來國內外大量研究表明,腹瀉時一定要繼續(xù)進食,通過口服補液預防和糾正脫水,才能改善病人的營養(yǎng)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