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齲病,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蛀牙"。日常飲食中的糖份在一定的生態環境下,發生較為復雜的代謝活動,產生酸,停留在牙齒表面,侵蝕牙齒產生齲齒。
齲病的初期,病人主要對過冷過熱的飲食產生酸痛感,當細菌繼續侵蝕,則會發展為牙痛,往往感覺為半邊臉頰疼痛。
做家長的不能只注重兒童身體的發育而忽視了心理的發育,其實兒童時期也是心理發育的高速期,兒童會不自覺的拿自己和群體及其它個體相比較,如果得到的信息是一致的,就會產生一種積極的心理,相反,兒童看見其它小孩們牙齒掉,說話不漏氣,就會迷惑,產生消積心理,加之其它小孩的嘲弄,更加重了孩子的心理壓力,甚至發生心理障礙,極不利于兒童的身心健康。
孩子的牙齒怎樣保護?孩子都不肯刷牙,就知道天天吃零食。不要擔心,愛吃的孩子也有護牙的方法,讓你的孩子吃出好牙齒。
改變口腔pH值:喝牛奶、酸奶,吃奶酪、面包、土豆和面條等淀粉類食物,糖分含量高,留在孩子的口腔中,容易形成某些細菌的溫床,加速蛀牙的產生。而牛奶、酸奶或奶酪含有豐富的鈣質、維生素D和雙膦酸鹽,它們能使口腔中的pH值升高,酸性降低,這樣就會大大降低蛀牙的幾率。
消除牙內細菌:吃橘子、獼猴桃、草莓、哈密瓜、木瓜。
孩子口腔中可能滋生各種細菌,引發牙齦炎。以上水果中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不僅可以消滅細菌,還會促進牙齦所需膠原蛋白的生成,使牙齦更健康。此外,西紅柿、紅薯以及紅色、黃色和橙色的柿子椒中也含有比較豐富的維生素C,可以適當多吃。但是孩子在刷牙前半小時內,盡量不要吃橘子等較酸的食物。因為這些酸性物質會使牙齒外層的保護膜變得脆弱,暫時削弱牙齒的抵抗力,如果馬上刷牙,容易損害牙齒。
清潔牙齒殘留物:吃生胡蘿卜、芹菜、花椰菜、豌豆口感清脆的蔬菜可以作為孩子的"咀嚼食物",它們可以清潔牙齒和牙齦,在咀嚼的同時,將牙縫里藏著的殘余食物輕松去除掉。咀嚼的速度要放慢,而且要讓每個牙齒都能參與進來。
強健牙釉質:吃芝麻、瓜子、南瓜子和堅果、堅果和植物種子中含有天然的脂肪,可以起到保護牙齒和抵抗細菌的作用,同時,它還能夠強健牙釉質,讓這種人體最堅硬的物質更加堅固。除此之外,堅果和種子中大多含有鈣質,可以預防蛀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