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嬰幼兒在3歲左右能控制大小便,女孩控制排尿較男孩為早,一般4歲以后即停止尿床。因此,在5歲以上還不能控制排尿則認為遺尿癥。病因:為遺傳因素;泌尿系統解剖或功能異常;與控制排尿的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發育延遲有關;兒童期受到精神刺激。治療:分析造成遺尿的原因,予以相應的治療措施。建立良好的生活作息制度和衛生習慣訓練,形成排尿條件反射。藥物治療可用三環類抗抑郁劑、氯酯醒、針灸等療法。
⑵遺糞癥(功能性大便失禁)指3—4歲兒童已建立了衛生習慣,并且有控制大便的能力,后來反復出現排便失禁,但非起源于器質性因素。病因:主要是神經系統功能失調,神經系統成熟延遲。遺傳因素、精神因素及教育訓練不當等原因。臨床表現:為持久的反復出現的大便失禁,或大便排于不適當的時間和地方,而大便形狀正常,除外器質性原因后方能診斷。治療:關鍵在于正確的教育訓練,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家長對患兒排便問題不要過急,不能譴責患兒。消除患兒的緊張心理,做行為訓練或小劑量丙咪嗪合并心理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