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正常育齡婦女每月只排一個卵,有時卵細胞發育不好,也不能受精,并且精卵存活時間較短,精子排入女方體內只能存活24-48小時,卵子從卵巢排出24小時內活力旺盛,精卵才能相遇受孕,因此必須掌握在排卵期性交,才有受孕的機會。如何識別排卵期呢?給準備做媽媽、爸爸的人們介紹三種預測排卵期的方法:
1、推算月經周期:如周期正常者,多在兩次月經中間排卵。
如周期后延者,排卵時應在下次月經來潮前14天。
2、宮頸粘液性狀:排卵前24小時宮頸粘液量增多,透明無色,粘性很強,不易拉斷。
3、測量基礎體溫:月經周期分為卵泡期、排卵期、黃體期和月經期,在這四個時期內基礎體溫也隨之變化,排卵期發生在最低溫度時期者占40%,發生在最低點后一天者占30%,前一天占15%,尚有極少數發生在前后各兩天。
排卵期前后兩天為易受孕期。根據上述三種方法綜合考慮推測排卵期。計劃要小寶寶的準爸爸和準媽媽們應該選擇在排卵期性交,這樣可以提高受孕的幾率。如一年仍未受孕,可到醫院就診,查找原因。
關鍵五:曾經有過流產或是一直服用避孕藥會不會影響生育能力?
流產導致的生育問題一般是由于輸卵管感染引起堵塞、結疤所致。輸卵管堵塞會造成排卵期期間排出的卵子無法進入子宮。你有必要讓醫生了解整個病史,從而決定是否有必要進一步進行檢查。
以前采取過避孕措施不會影響生育能力。一般情況下,在停止使用避孕措施之后生育能力就恢復了,至于恢復的速度到底有多快,要視你采取何種措施而定。如果你使用的是宮內節育器,只要一把它摘除,就能立刻恢復生育能力。如果是服用避孕藥,為了安全起見,最好是停藥后3個月再懷孕。針對具體情況,可以向醫生咨詢。
關鍵六:懷孕的最佳時機及年齡!
生兒育女,乃是人類得以延續的大事。以往,人們的目光基本上鎖定在妻子身上,其實丈夫也是舉足輕重的一方,故了解一些男人的生育知識也很有必要。為此,本文向你介紹科學家們的一些新說法,你有興趣嗎?
男人生育年限不封頂
有一句俗語你熟悉吧:男人四十一朵花,女人四十豆腐渣。
女性朋友聽了肯定不舒服,但若指生殖能力,倒還真有點道理,你不得不服氣喲。奧妙在于女性有嚴格的生殖生物鐘,一旦年齡超過35周歲或者40周歲,不僅生育能力滑坡,而且孕育有缺陷胎兒(如先天愚型)的危險性也會增加,乃是染色體隨年齡增大而產生突變造成的。至于過了50歲,月經斷流,排卵停止,與生育無緣便成為鐵定的事實。
男人呢?卻是另外一種“風景線”,生育能力遭受年齡限制的可能性較小。君不見生活中,90歲甚至百歲高齡生育孩子的新聞也時有所聞。中國古籍中早就有“八十老翁生子”的記載,近代也有活生生的例子,如20年前廣西一位年近90歲的壽星就喜當父親。國外也是屢見不鮮,如瑞典有個活了120歲的老翁,85歲時再娶,并且生下8個子女;前蘇聯一位叫做阿漢赫爾·布哈尼亞的農民,112歲時結婚并生子,這大概是世界上高齡男人生育的吉尼斯紀錄了。
不難明白,男人的生育年限是不封頂的。有科學依據嗎?德國慕尼黑的專家以60~89歲的老年男性與24~33歲的青年男性各20名為觀察對象,分別檢測了他們的精液,并作了比較,結果顯示老年男性的精子并未衰老,而且精子的密度(平均為每毫升精液1.2億個)還高出年輕人(平均每毫升精液僅0.78億個)一籌。看來,用老當益壯來形容老年男人的生育力,一點也不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