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看這些引起鵝口瘡的念珠菌是怎么來的吧。這些肉眼看不見的霉菌主要來自產婦陰道、帶菌的醫護人員以及沒有經過嚴格消毒的奶瓶和尿布。寶寶的皮膚或口腔粘膜接觸到這些被霉菌污染過的東西后就會引起局部的感染。
所以剛做母親的產婦,和嬰兒室醫護人員應該注意個人衛生,母親喂奶前應該洗手并用溫水擦干凈自己的奶頭,醫護人員每次接觸孩子以前也要把自己的手洗干凈;每次用奶瓶前要經過沸水消毒。當發現寶寶的口腔里長出白色絮狀物時,有的老人喜歡用手或布擦洗口腔,這樣做是徒勞的,白斑過幾天又會重新長出來。即使表面上擦掉了仍然有許多霉菌存在,到了一定時候又繁殖起來。
治療方法:
由于弱堿環境不利于霉菌生長,故可用2%-5%的蘇打水清洗口腔。其他方法如:
●1%甘油或中藥冰硼散涂口腔均有療效。最有效的方法是,用每毫升含制霉菌素5-10萬單位的液體涂局部,每天3次即可,涂藥時不要吃奶或喝水,最好在吃奶以后涂藥,以免沖掉口腔中的藥物。在使用任何藥物前都要到醫生處咨詢。
●局部用藥鵝口瘡比較容易治療,可用制霉菌素研成末與魚肝油滴劑調勻,涂搽在創面上,每4小時用藥一次,療效顯著。
●全身用藥癥狀嚴重的孩子也可口服一些抗真菌的藥物,如制霉菌素或克霉唑等,進行綜合治療。
●滋陰降火,祛濕
生地15g、丹皮10g、澤瀉12g、麥冬9g、云苓18g、赤芍12g、玉竹18g、石斛15g、白術10g、全銀花18g、薏苡仁24g、淡竹葉12g
注意預防:
●飲食衛生保持餐具和食品的清潔,奶瓶、奶頭、碗勺等專人專用,使用后用堿水清洗,煮沸消毒。母乳喂養者每次喂奶前,母親應先洗手,清潔乳頭。
●營養供給應選擇容易消化吸收、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并適當增加維生素B和C的供給,如動物肝臟、瘦肉、魚類以及新鮮蔬菜和水果等。
●消毒藥棉蘸2%小蘇打水輕輕擦洗口腔?;蛴弥泼咕亍埬懽系韧靠谇换继帲蝗?-4次。不要用毛巾、手帕擦拭病變處,如損傷黏膜引起出血,容易繼發細菌感染,甚至引起敗血癥。
●一般涂藥不要在吃奶后或進食后馬上進行,否則會引起惡心、嘔吐。注意多給孩子飲水,這樣有利于將病菌排出體外。當病情嚴重,出現聲音嘶啞、呼吸困難及吞咽困難時,應去醫院就診。
●為了防止孩子反復發生感染,當你在消毒奶瓶和奶嘴時,應特別小心。如果是母乳喂養,那么醫生可能會使用可以涂在乳房上的抗真菌軟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