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是我國最為常見的傳染病,乙肝病毒感染率約為10%,發病往往比較隱匿,春季是肝炎好發的季節,應提高警惕,做好預防保健工作。
春天是四季里的"多病之季",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肝病專科主任醫師高月求教授解釋說,中醫學理論認為,春屬木,肝為木臟,肝病在春季較易發。春季天氣回暖,萬物生發,各種致病微生物、過敏原增多,是感染性疾病好發的時候,乙肝是由病毒感染導致的免疫性疾病,易受外界致病因素影響。另外春季節日較多、工作較忙,勞逸失度,乙肝也易發。
如何預防乙肝的發病呢?日常保健很重要,飲食調養也要注意。
肝病飲食宜忌
肝臟是人體中最大的消化腺,是新陳代謝最旺盛的器官,俗稱人體"化工廠"。肝臟參與幾乎所有食物、藥物代謝過程。肝病患者須進行合理飲食,否則會加重肝臟損傷。一般而言,肝病患者絕對禁飲酒及含酒精成分的飲料,少吃辛、辣、海鮮等刺激食物,少食熏烤油炸食物、不易消化食物及腌制品,不要饑飽不均。慢性肝病患者少吃高脂肪食物。腹脹時,少吃牛奶、豆漿及豆制品、高蛋白及甜食。黃疸時,少食羊肉、狗肉、雞肉等性燥之品。脂肪肝或肝臟有脂肪浸潤時,少吃甜食,限制高脂食物如動物內臟、黃油,并適當控制飲食。
根據現代醫學研究,蛋白質具有促進損傷肝細胞的修復,維生素C能增強肝臟的解毒功能,提高肝細胞的抵抗力;膽堿和蛋氨酸具有防止脂肪沉積作用;鉀離子有益于細胞新陳代謝;糖類能使肝糖原含量增加,促進肝細胞再生。因此,肝病患者最好多吃瘦肉、河魚、蛋、豆類、牛奶等富含蛋白質;水果、蔬菜、豆類、花生、動物肝臟等富含維生素C;大豆、菜籽油、芝麻、花生、玉米、椰子及其油、蛋黃、動物肝臟等富含膽堿和蛋氨酸。桔子、蘆柑等水果富含鉀離子;五谷糧食等含淀粉類食物,以及蘋果、西瓜等水果、蜂蜜等等都富含糖類,肝病患者應多食上述食物,但不宜過量。如有脂肪肝傾向者,更應節制飲食。
所以,高主任表示,過去"高糖、高蛋白、適量脂肪"的乙肝飲食原則,現在應改為"高蛋白、低脂肪、適量糖"。
另外,高教授還提醒,乙肝患者一定要戒酒。酒精對于肝病患者而言,是一種獨立的危險因素,無論是酒精度數高的白酒還是度數低的啤酒抑或是有保健作用的紅酒,都不宜飲食,這些酒或者酒類飲料中,只要含有酒精成分就不能飲用,肝病患者應做到滴酒不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