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福利视频/中文天堂最新版在线精品/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鸭子/www.俺去

國內知名母嬰門戶網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網站地圖

您現在的位置:育嬰中國 > 兒科>> 小兒心理科 > 正文內容

國內外中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特點
點擊數: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評論

  美國的兒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早在50-60年代,在學校、社區就設立了心理咨詢、心理輔導或心理治療門診。在80年代以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點放在個別有心理問題的學生身上。到了80年代以后,從事心理輔導的心理學工作者才開始將注意力轉移到全體學生身上,特別是注意學生心理素質的提高。

  香港和臺灣的心理健康教育及課程設計模式基本上是模仿了美國的模式。早在1966年,香港就開始建立了心理輔導站。在80年代以前,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上放在個別學生身上,具體由社會工作者來擔任此項工作,有的社會工作者要擔任兩所學校的心理輔導工作。直到90年代,許多心理咨詢工作者提出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體,以預防為主。因此相應的心理健康教材也出版了。有的是單獨一門課,由班主任來擔任這門課,兩周一課時,一學年16課時,每課時35分鐘;另一種形式是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納入到社會課里,約占課程的1/4,由社會課的老師來擔任。


編輯:黃群
熱門文章
更多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