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福利视频/中文天堂最新版在线精品/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鸭子/www.俺去

國內知名母嬰門戶網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網站地圖

您現在的位置:育嬰中國 > 兒科>> 小兒心理科 > 正文內容

由于生命終結而產生焦慮
點擊數: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評論

  對于成年人來說,死亡的悲劇在于它的不可逆轉性。死亡,是最終的結局,永恒的結局,是所有希望的終結。因此,死亡是個人無法想像的:我們不能想像自己的生命停止,不能想像自己的軀體腐朽。人本身包括記憶和希望,過去和未來,人無法看到沒有未來的自己。由宗教信仰帶來的安慰正好屬于這個范疇,它向人們提供了來世,因此人們可以在平靜中生活,在平靜中死去。

  如果死亡對于成年人來說都是一件難以捉摸的事情,那么,對于孩子來說,死亡就是神秘面紗下的謎團。年幼的孩子無法理解死亡是永恒的,不管是父母,還是牧師,都無法把死去的人帶回來。在死亡面前,魔法愿望的無效對孩子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它動搖了他們用主觀愿望影響事件能力的信心,這使他們感覺到脆弱和焦慮。孩子們看到的是,不管有多少眼淚和抗議,深愛的寵物或人不在了,結果,他們覺得自己被拋棄了,不再被愛了。他們的恐懼體現在他們經常問父母的問題里:"你死了之后,還會愛我嗎?"有些父母努力保護他們的孩子,不讓孩子遭受失去某個他們深愛的人的痛苦和悲傷。如果一條金魚或者一只烏龜死了,父母趕緊用新的來替代,希望孩子不會發現兩者的差異。如果一只貓或者狗死了,父母會趕緊給痛苦的孩子一只更可愛、更昂貴的替代品。孩子從這些突然失去又迅速替代的早期經驗中獲得了什么教訓呢?他們可能會得出結論,失去所愛不是那么了不得的事情,愛可以很容易地轉移,忠誠也可以很容易地替換。

  孩子(以及成年人)不應該被剝奪痛苦和哀傷的權利。他們應該能夠自由地為失去某個深愛的人而感到痛苦。當孩子能夠為了生命和愛的終結而哀悼時,他們的人性得到了深化,人格也更加高貴。最基本的前提是,孩子不應該被排除在家庭生活中出現的痛苦之外,就像不能把他們排除在家庭生活的歡樂之外一樣。如果發生了死亡的事情,卻沒有告訴孩子,那么孩子可能會一直沉浸在莫名的不安中,或者孩子可能會用恐懼和混亂的理由彌補信息上的不足,他們可能會因為死亡而責備自己,感覺自己不僅和死去的人分開了,甚至和活著的人也分開了。


編輯:黃群
熱門文章
更多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