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期間,常見的并發癥有妊娠高血壓、先兆子癇以及妊娠糖尿病。若病情控制不當,容易導致母親周產期患病率與死亡率。惟有及早診斷,控制病情,母子才能平安。
1. 妊娠高血壓
【定義】懷孕前或懷孕的頭12周出現高血壓,這種孕婦通常有特發性高血壓,即非懷孕所引起的高血壓。在懷孕20周之后出現高血壓,即收縮壓高于140或舒張壓高于90,或妊娠后期的血壓比早期收縮壓升高30或比舒張壓升高15,稱為妊娠高血壓。
【影響】(1) 在母體方面:*妊娠高血壓若控制得不好,可能會發生先兆子癇。
*胎盤早期剝離而必須提前娩出胎兒,胎兒早產后續問題多。
*妊娠高血壓癥狀嚴重的話,胎兒死亡率約6%。
(2) 在胎兒方面:*在高血壓的影響下,胎兒血流量異常,會導致胎兒在子宮內獲得的營養不足,體重也相對較輕,而有胎兒生長遲滯的問題。
*氧氣供應不足,胎兒可能會出現窘迫的征兆。
【治療】妊娠高血壓發生時間越早,對胎兒的影響就越大。
*妊娠高血壓的治療,首先應控制好血壓,預防勝過治療。
*一般來說要先控制飲食,不要吃太咸的食物。
*口服降血壓藥物。
*建議癥狀嚴重的孕婦住院治療,以預防痙攣發生。
2. 先兆子癇
【定義】若有妊娠高血壓外加水腫或蛋白尿,或二者皆有則稱先兆子癇。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