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研究人員報道,婦女早孕期間服用咳嗽、感冒治療藥物或止痛劑可致罕見的胎兒消化道畸形。
先前已有研究顯示,阿司匹林可增加胎兒出現腹裂畸形(腸子自腹壁翻出)的危險。
馬薩諸塞州波士頓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Martha M. Werler博士及其同事對206名腹裂、126名小腸閉鎖(SIA)和近800例正常嬰兒進行調查,比較了止痛劑撲熱息痛和感冒治療中常用的減充血劑偽麻黃堿等非處方藥對孕婦的影響,尤其是懷孕前三個月用藥與胎兒腹裂和SIA的關系。該研究的結果發表在1月出版的《美國流行病學雜志》上。
Werler博士等發現,偽麻黃堿與撲熱息痛聯用時胎兒腹裂和SIA的危險最高,但目前尚不明了其致畸危險是由于疾病本身的病毒感染還是兩藥的相互作用。這兩種畸形的發生率為4/萬,孕期服用偽麻黃堿和撲熱息痛者胎兒腹裂和SIA危險可增至12-16/萬。
早孕期間服用阿斯匹林可使胎兒腹裂危險增加一倍以上,而偽麻黃堿與撲熱息痛聯用則使胎兒腹裂危險增加4倍,SIA危險增加3倍。
研究人員指出,既往認為偽麻黃堿和撲熱息痛屬孕期相對安全藥物,但該觀點并無系統研究支持。孕期用藥(包括非處方藥)應十分慎重,懷孕前三個月是胎兒器官分化階段,腹壁異常發生于孕5-8周,多數腹裂可經外科手術治愈。